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0153 你们把航天变得这么野蛮,讨厌!(3 / 7)

超科技狂潮 痴鲸 5849 字 2021-08-08

上已经完成了。”

夏鸣挥手,两人之间浮现出一个怪模怪样的装置。

“雷-管”探测器总重达到了4吨,搭载有500公斤的登陆系统,主体只有简单的探测设备,大部分探测功能放在登陆系统上。

智神星表面重力只有地球的54分之一,没办法用月球车或者火星车那种东西。登陆系统其实是三部机器人,一部仿照蜘蛛,用带抓钩的肢节移动。一部只有小型VASIMR引擎和几条机械臂,用来当卫星,剩下一部则是完全仿照人类外形的机器人。

之所以采用这么复杂的设计,是考虑到在智神星接收“锚标信息”可能出现各种难以预料的情况。蜘蛛和卫星是辅助,人形机器人则是核心。毕竟人形是适应力最强的,也能为第三阶段的载人计划提供参考数据。

“易姐的进展挺快呢”,晓棠赞叹道,三部机器人都是易立艳设计的。

夏鸣却表扬起了晓棠:“你让老杨转到氮化镓半导体的方向是个好点子,用氮化镓做电路,探测器和机器人的可靠性提升了一个数量级。”

据不完全统计,卫星、探测器、飞船在太空里出的故障里,电路问题占了接近90%。原因是太空里的温度低,辐射强,元器件都需要特别材料和特别设计,一般的电子元器件可没办法在太空里用。即便是特殊材料做的半导体电路,也需要一套复杂的屏蔽和恒温系统来保护。

换成氮化镓的话,虽然还不能完全适应太空环境,也就是没办法直接暴露在太空中,但对保护系统的要求就没其他半导体高,这就极大提高了宇航的可靠性。

现在杨斌还只是在实验室里手工作业,因为时间太赶,“引信”探测器没用上新的元件,但“雷-管”却能享受到。

“可惜,还来不及用氮化镓做芯片,智能和计算系统还是弱点”,晓棠有些遗憾:“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

“肯定有的”,夏鸣鼓励道,两人在AR视野里对视,心中情思翻腾,却怕影响了工作,都没有显露出来。

正要断开通讯,晓棠想到了什么,再问:“飞轮电池这边搞定后,第三阶段的能源问题,你想过吗?”

夏鸣无奈的耸肩:“目前来看,只有核能这条路了,而且还不是核电池,必须是空间堆。”

第一阶段是把500公斤的探测器扔到智神星旁边,第二阶段是4吨,第三阶段是空间站20吨加飞船10吨,让10吨重的东西飞将近5亿公里,需要的能源已经不是电池能够解决的了。只能上专门在太空里用的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