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五章 引申再引申(3 / 3)

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

故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

故此题的立意是君子可欺之以方,又有三条引申。

其一,君子的底线比一般人高。

其二,君子有理想,物欲小。

其三,君子自身修身养性,有教养,读书多。

三条归纳为坏人认为君子好忽悠,但是他们不懂,君子每日三省吾身,只是不在乎而己。

按正常解题思路,照此破题足矣,可是吴江有三千学子参考,能想到这一层的,至少过半,如果想要考中童生,还得继续引申。

历来科举与朝政密不可分,王宵不由琢磨起来。

现实是,大周已立国三百余载,表面的繁华隐藏着深刻的危机,朝廷又是由年轻的太后摄政,幼主年仅四岁,君子可欺之以方,皇帝太后能欺否?

王宵灵机一动,真正的破题关键,应该是下一句,难罔以非其道!

也就是太后心如明镜,心里装的是天下万方,很难以不道的方法来迷惑她,引申出忠,顺!

结合当代的时局,王宵越想越有可能,毕竟主弱臣强的时候,格外强调忠,而孟子的主张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之。

两者之间构成了矛盾,这就需要协调好,既要阐明孟子的立意,又要表达出忠的中心主题,但是绝对不能沾染上宫闱事,否则是自寻死路。

难!

果然难啊!

王宵暗暗叹了口气,组织了下语言,提笔书写。

“《论语》有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离骚》又云: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