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32节(3 / 5)

乱红飞过秋千去 衔玥 3903 字 2021-06-09

音嘶哑沧桑,与那些哭声混杂在一起,竟能令人内心升起一阵莫名悲痛之情。

几百年前,这挽歌本是大汉朝规定的送葬丧礼之一,发展至今,已不仅仅作送葬之用。许多名士皆喜爱挽歌,其凄美哀伤的曲调正符合当世文人们的审美,有时这样的挽歌正能恰如其分地将文人们心中的诸多幽思表现出来。更多的时候,文人们喜欢用挽歌来表达对礼法的蔑视,对自由的崇尚,以及风流不羁的生活态度。

现下这位陶潜先生,也是个喜爱挽歌的文人。不必怀疑,在灵堂中唱歌之人便是年过花甲的陶渊明。

刘义隆与王昙首驻足于灵堂外,又听得里面得人继续唱道:

昔在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挽歌唱毕,哭声依旧,更叫人心中凄恻无比,仿佛人生便如歌中所唱的那样,有生既有死,不论王公贵族,抑或平民百姓,死后都归于黄土,托身于大山,谁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千秋万世之后,又有谁能知晓前人的荣辱呢?

歌曲之中又隐隐包涵了另外的含义,似在劝告世人,人生在世,不如多饮些美酒,活得潇洒豁达一些,珍惜身边的亲友,莫叫行将就木之时,才追悔莫及。

王昙首似已被这首挽歌感染,竟不觉也跟着唱了两句:“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刘义隆见王昙首一副沉浸于歌曲中的模样,心说到底是个多愁善感之人呐!

两人在灵堂外并未站太久,挽歌唱完后,那位陶潜先生步履蹒跚地从里面走了出来,灰白的头发乱糟糟地束在头上,身上穿着粗麻大衫,脚上是一双稻杆编制的草鞋,这位伟大的诗人此刻瞧上去有几分悲戚与潦倒,眼睛浑浊,目光发散,华发与皱纹更显沧桑与衰老。

刘义隆见状立刻迎了上去,抱拳恭恭敬敬弯腰作揖,“陶潜先生。”

陶渊明的目光缓缓转到刘义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