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章 倾诉(3 / 4)

人皆是恭王嫡子,作为侄辈,他们与先帝的关系可谓最为亲近。

可未曾料到,那陈国公之弟才入宫几日,尚未被封为太子,便传出他说日后要追封陈恭王为帝,奉入太庙中享受祭祀......”

一听到这里,李云棠心中直呼这陈王世子是个缺心眼;说出这话,不是诚心给老皇帝上眼药么。

上一个这么做的是谁?

依然是那个“家净”皇帝。

他继承皇位之后,一直不想认明孝宗朱佑樘为父亲,而是想把自己老爹兴献王也追封为皇帝;为了将兴献王抬进太庙,还不惜把明太宗朱棣抬成了明成祖。

本来太宗继承太祖,名正言顺;结果这么一改,再结合靖难,多少会让人觉得朱棣这皇位不正。也不知道朱老四泉下有知,会不会被不肖子孙起的气地破口大骂。

有了朱厚熜的殷鉴在前,老皇帝心中肯定生出了芥蒂,因此放弃立陈王为嗣君,便是必然之事。

非但如此,这事估计还在老皇帝心中留下了阴影;别人家的孩子终究是靠不住,他再怎么选,也无法保证旁支继位后,依旧尊奉他为父皇。

而小皇帝的倾诉之语依然没停:

“当时的朝堂上,百官关于国本屡屡上谏;适逢我降生,为了堵住悠悠众口,老皇爷只能说我是男儿,本想着再生个皇子以后废旧立新,却没料到......”

后面的事情,李云棠倒是清楚,老皇帝再无产出,这太子便一直没换人;最终先皇突然驾崩,眼前的女孩,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成了大汉朝的天子。

说了一大堆心里话,小皇帝神情终于恢复如初,身子也像没有了大碍,于是命李云棠伺候她更衣,并吩咐了一桩事情:

“朕昨夜辗转反侧,还是决定从懿宁太后处,讨回老皇爷的‘制宝’玺;今早去储秀宫问安之时,你先替朕探探口风罢。”

李云棠听闻皇命,顿感此事难做,一个搞不好就容易得罪太后。

要是太后反过来到皇帝这里告状,自己不但吃力不讨好,还有可能两头受气。

但形式比人强,要是不答应,小皇帝生气不说;自己在她心中,也会因此落得个只会空口白话的印象。

思索再三,李云棠终于还是应下差事,手上的动作也没有停,将燕弁服捧至皇帝身前。

而李彧却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丝毫没有起身的意思,反而话锋一转:

“李云棠,你还是先——

帮朕把这脏了的衣物和床布给洗了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