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三三九章 多用途战机(3 / 4)

龙战长空 阳电 3104 字 2021-06-08

楚平行世界里的苏联空军、国土防空军建军思路与装备体系,总而言之,和美国人的思路完全就是两回事。

与现实世界里的vvs、pvo一样,平行世界里的苏联空军、防空军,装备的数量庞大战机往往都是用途单一的型号,比如典型空优的su-27、mig-29,专司战场支援的mig-27、su-17与su-25,远程攻击的su-24、tu-22m,乃至美国人没有装备过的专职截击机mig-25、mig-31与tu-128等等,一种机型,就对应一种作战需求,这一方面导致vvs、pvo机队规模庞大,每一代战机的换型压力都很大,然而真到了打世界大战的时候,这套体系的某种优势就完全体现了出来。

专机专用的设计思路,一方面,设计师可以有所取舍、突出型号的主要性能,部分抵消对手的技术优势,另一方面,战机成本与训练、使用费用也得以降低,便于大量生产装备,在消耗巨大的世界大战中自然就有一定的优势。

这因为这么一种思路,平行世界里的苏联军事工业仍然秉承“专机专用”思想,比如苏霍伊设计局,类似su-30一类的多用途战斗机就根本没有被研发出来。

现实世界里广销四方的“高性能战斗轰炸机”,比如f-15e/k/sg、su-30mki/mkk/kn等型号,在平行世界里却难觅踪迹,道理其实很简单,这一类多用途战斗机,对中等国家、局部冲突来说是一种挺称手的武器,但是在两超冷战甚至世界大战的背景下,就无从发挥多用途的优势、而往往会以空优战机的唯一形态在战场上消耗殆尽。

多用途战斗机,听起来挺不错的“两全其美”设想,其实不过是一种节省开支、在机队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提升任务执行能力的方案。

受到航空技术水平的限制,多用途战斗机在空优、或者其他任务中的表现往往都逊色于同水平的单一用途机型,加上任务规划、执行方面的复杂度提升,理论上的“挂载弹药攻击、投弹后再空战”设想其实很难实现。

而如果要确保安全,再为多用途战斗机配置一些护航机,那么直接用专职攻击机+专职战斗机岂不更好?

正因为如此考虑,红色帝国没有涉足多用途战斗机这一领域,美国人的思路则是用万金油般的f-16凑合一下,真正的空对面任务,大家的选择还是殊途同归,都是使用专职攻击机、至少也是偏重多用途的机型来完成。

超级大国的思路如此,其他中等国家也一样在跟风,平行世界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