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二十九章 他必须来京都大学(3 / 6)

萧国健瞪了女儿一眼。

女儿却依旧指着电视机屏幕,脸蛋激动的通红。

“爸,这是弘文啊!这是弘文啊!我可喜欢他写的《你好旧时光》了,还有吕钦扬和凌一尧的故事....·”

“弘文....”

萧国健听到这个名字有些熟悉,却一时没想起来。

“就是陈天弘啊!你忘了你推荐给我看的《乡村教师》就是他写的。”

被女儿这么一提醒,再去看电脑屏幕上的那个少年,萧国健终于想起来了。

其实萧国健和陈志德还是认识的,他以前是在金陵大学教书,几年前才调到京都大学的,和陈志德曾经是同事,并且当初关系还不错,至今他还存有陈志德的联系电话。

“这孩子还会做诗吗?我只记得他写小说写的很不错。”

“爸,弘文当然会写诗词啦。前段时间他在网上给馨儿姐姐写了一首词,写的可好了!此心安处是故乡,真美....”

女儿不忿的反驳,她可是弘文的忠实粉丝,即便面对是自己的老爸,也要维护自己的偶像。

萧国健看到女儿的态度有些好笑,他没有再继续说话,继续看电视屏幕,会不会做诗词等会不就知道了。

而接下来就是一首艺惊四座的词.....

萧国健的女儿听完后丝毫不顾及形象的在饭桌上欢呼,一向稳重的妻子听得也是眼波流转,不住的夸赞这是一首好词,就连他的父母也是频频的点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萧国健把最后一句词念了一遍又一遍,仔细去品味这首词的背后的韵意。

与家人只看词的字面意思不同,萧国健认为这首词背后还有深意,应该不止单单讲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词的上半阙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到下半阙反而衬出了一个孤高淡泊,脱俗不染凡尘的女性形象。

特别是那句”灯火阑珊”,花灯本来就是绚丽多彩,而女子站立的地方却是昏暗的。这上下的反差感就有点别样的蕴意了,很有可能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文人都孤傲的!

如果真的还有这么一层的蕴意的话,那么这首词的境界就完全不一样了。用词再绚丽,词意再浪漫这都不能说是绝世好词,只有借诗言意,寄诗育人,这样的好诗才能传世。

“好词!好词啊!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很不简单啊!老陈生了一个好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