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215章 水运与陆运(2 / 3)

三界淘宝店 宁逍遥 5068 字 2021-08-31

别说军粮,裤衩子都给扒光了。

然后一个不剩全宰了,没死的也扔地沟里等着断气。

“报告大人,这就是幽冥殿送给前线的军粮。”

一个士兵走过来说道。

狂龙走过去随便翻开几个麻袋,实在是没有什么看下去的欲望了:“你直说吧,里面装的都是什么?”

“都是一些小米、干饼、盐巴、酱块一类的东西。”

士兵报告说。

狂龙皱着眉头:“靠,都什么东西!”

“大人,那我们是吃了,还是?”

“吃了?

真吃这东西,老子非得便秘三天不可。

挖坑,都埋了。”

也不怪狂龙狂。

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没有火车飞机高铁,那除了骑马在陆地狂奔,还有什么方法大幅缩短运送给养跟运兵的方式?

自然是走水路了。

走陆路,人吃马喂,运去的粮食中途就得被消耗一半,而且速度贼特么慢。

而且你以为,一拨人跟马走着去就行了?

远非如此! 你要保证速度,还得保证人力。

那怎么办?

只能接力输送。

以一定距离为“服务区”,设置马场,换人换马,不停歇接力出发,然后从这个“服务区”出发送往下一个“服务区”。

西汉时期的《九章算术》记载:一车25斛,重车日行50里,空车日行70里。

这个车还不是马车,是牛车。

牛消耗比马少,但速度也慢。

有人算过,牛车一千公里的理论送达率只有百分之十。

也就是说,一车粮食到地方,十斤就剩一斤,都半路消耗了。

就算的卢马快,多算三倍,也就是百分之三十。

而且这是理论数值,实际的消耗远大于这个。

而水路,人消耗少,速度快,起码十可足六。

否则隋炀帝也不会开发大运河,硬生生搞得天怒人怨,加上三征高句丽、干突厥、宇文化及捅刀等操作,给帝位作没了。

大运河在唐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安史之乱以后,唐朝还能苟一百五六十年,今天削这个藩镇明天怼那个藩镇,就靠着大运河将江南的兵马钱粮源源不断运往京师给中央输血。

当黄巢之乱以后江南各大藩镇也开始事实独立以后,我大唐顿时丸了…… 扯远了。

狂龙敢这么狂,自然有这么狂傲的资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