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三章 大旱征兆(2 / 4)

月有三两左右的收入。”

这时候银子与通宝的比例差不多是1:1000,

也就是一两银子差不多一千文钱。

赵工匠人都快傻了,

这也太夸张了吧!

想这个时候,四、五文钱就能买一斗米,贞观三四年更是米斗三钱,

这老赵一个小小庄园的管家,

一个月竟然能有一两银子的例钱?

不仅如此,他的儿子一个月甚至还达到了每月三两银子的收入,

要是放在豪门世家大族来说,管家级别的这个收入可能略显寒酸,

可问题是,

苟长生他们只是一个没落的小家族而已啊。

三两银子,

已经够一个普通的五口百姓之家,衣食无忧的过一个月了好吗!

“莫不是这位少爷,是哪个高官的私生子?”

赵工匠想到了一个最没有可能的可能...

苟岱见赵工匠被自己的话震住了,

秀过优越感后的苟岱便安抚了老赵几句,

“好好干,少爷不会亏待你们的。”

说完之后,苟岱背着手,心满意足的去找苟长生了。

苟长生坐在书房里,

他的脑子里不由得又出现了饥荒这个可怕的情形。

在后世,

在苟长生所在的那年代,国家几乎已经完全消灭了饥荒。

但老一辈的人,

却仍然经常在他面前提起他们经历过的那一段可怕的岁月。

饿死了几百万人啊!

苟长生并没有那种接济天下的圣人心,

他只是想起现在这一世中死去的父母,

周边消失的村庄,

又想到了周围目所能及的那些多苦多难的百姓,

心里,突然很不是滋味儿。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无辜的百姓?

苟长生铺开宣纸,

拿起毛笔,

写下了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唉......”

苟长生将毛笔往桌上一扔,靠在椅背上,深深叹息一声。

大旱之前必有征兆,百姓的逃离正是其中一种。

苟长生想到大唐贞观二年的大旱,突然很想做点什么。

回忆了一遍以前任务中得到的奖励,

似乎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改变大旱的事实,

他现在能做的恐怕只有提醒李二大旱即将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