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章:怒火攻心崇祯帝,功过史书来评说(2 / 3)

“面红耳赤,语无伦次,身体颤抖,这是被气的怒火攻心,心肌梗塞的征兆啊!”

“我愿成这个崇祯帝为最强演员。”

张奉天的内心:“神特么最强演员,这是真的崇祯帝!不过这反应,我也是没想到,别直接给崇祯帝气死了,那历史就被我改写了!”

除了同情方和调侃演技方之外,还有一方则是对崇祯帝进行了批判。

批判方弹幕。

“崇祯帝沦落至此,也有自己的一部分原因。”

“太急了啊,为了挽救明王朝的灭亡,崇祯帝虽然力图振作,先后起用袁崇焕、孙承宗等督守辽东,又以洪承畴、孙传庭、杨嗣昌等镇压农民起义。

但是增派三饷,增加田赋以筹措军饷,大大加重了农民负担,导致整个社会的危机加深。”

“是了,正因为如此,才导致闯王李自成和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势力如此深入民心,迅速崛起,拉起一大帮农民起义军。

再加上一些士大夫和宦官贼臣如同惊弓之鸟,担惊受怕,到最后已经无心打仗。”

“再加上朱由检性格多疑,刚愎自用,驭下苛刻寡恩。在位期间,频繁更迭阁部臣僚,诛杀督抚大吏。

崇祯三年更是以“谋叛罪”枉杀抗清名将袁崇焕后,日益倚仗宦官,政治更为腐败。”

“唉,袁崇焕一死,大明以败!”

“内忧外患,再加上几次大规模对于后金的军事活动全部战败,才导致了如此结果。”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崇祯帝太看重部将出生。选择主战派后,虽然启用袁崇焕,可是文官集团领兵后,只看中部将出生,才导致战斗误事,被后金所牵制,甚至战败。”

“后期更是在知道不能两面作战的情况下,私底下同意议和。但明朝士大夫鉴于南宋的教训,皆以为与满人和谈为耻。

因此导致崇祯帝对于和议之事,始终左右为难。

据史书记载——暗中同意杨嗣昌的议和主张,但一旁的卢象升立即告诉崇祯帝说:“陛下命臣督师,臣只知战斗而已!”

“唉,崇祯帝也是无奈,有忠臣义士上阵杀敌,他不能明说议和。最后只能辩称根本就没有议和之事,至于卢象升最后战死沙场。

而明朝末年,大明王朝就在和战两难之间,走入灭亡之途。”

“时也命也!”

对于批判方的弹幕,张奉天是不认同的,因为眼前的这个崇祯帝,让他完全没有批判的想法。

一方面是因为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