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三十二章 迟到的补偿(2 / 6)

到这句佛偈,秦云顿时僵住。

这句话出自《金刚经》,此经主张世上一切事物空幻不实,“实相者则是非相”,认为应“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

卷末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被称为一经之精髓。

主张破除对主观我的执着,简单点理解就是......不要着相!

当然,历代对于金刚经注疏极多,不同层面的理解截然不同,甚至有些还相互矛盾。

有的就简单的理解为“活在当下”!

而有的则理解为修行的目标就是——留住此心!

过去现在未来,此三心其一可得,即「住」。

过去心可得,即住于过去。

现在心若可得,即住于现在。

未来心可得,即住于未来。

住过去,即为过去留恋与悔憾。

住现在,即为当下眼耳口鼻身五门享乐与苦受。

住未来,即为未来期望与担忧。

能留住此心,就能证就菩萨果位!

但是。

诸行无常,住一必失二,住彼必失此,住此必失彼。

所以法无所得,亦无所失,是为诸法无我。

那位不知身份的大能留下这样一句佛偈是什么意思?

若真的是师父......是训诫吗?

反思往日种种,回顾在三星洞的点点滴滴。

若问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当年模仿猴子,去五毒心。

但是。

人之一心,念头芜杂,时而热血,时而惫懒,时而怨愤......五毒心自然也去之不尽!

话说,那位高人留下这样一句佛偈,是告诉他要留住过去心,也就是保住初心,还是告诉他不要过分执着,诸法无我?

老实说,秦云短时间内,也无法想明白。

在石碑下枯坐三日后,秦云还是一无所获。

“罢了!”

苦苦揣摩他人之意,或许本就落于下乘了。

“还是先做我认为该做的事吧!”

是日。

秦云的一个分身,在时隔将近两年的时间,再次出现在坐落于蓟城的“秦宅”。

一时,秦氏族人心头大定。

父母高悬的一颗心,也彻底放下。

不得不说,父母的心态真的非常特殊。

尤其是母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