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百零六章Y-30总装下线(2 / 4)

重生科技学霸 疯子C 3131 字 2022-03-13

一次。

之前杨炜找上自己,秦元清被缠得没办法,去了一趟一汽集团看过汽车生产线,然后根据现有的资料,将飞机脉动式生产线技术给攻克,成飞第一时间投入,使得J20B的生产能力大大提升,一年可以生产50架J20B,从而降低了成本,将J20B的成本降低到1.2亿元。

正是展现了脉动式生产线的威力,所以国内其他飞机制造集团也开始纷纷上马脉动式生产线,以加快飞机的制造。

“咱们的Y-30战略运输机,真的比想象的还要大,还要雄伟!现在就看它在首飞时的表现,希望一切顺顺利利的!”秦元清显得很高兴。

毕竟这款Y-30是在他手中诞生的,他在这款战略运输机花费了大量的学习币以及心血,如今原型机完成总装要下线了,秦元清自然高兴和激动。

运输机完成总装下线后,下一步就是首飞,然后各种试飞测试,只有完成一系列测试后,解决一系列问题,方会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秦院士,这也是我们西飞第一次制造这么大的飞机,Y-20都比它小了不少,说起来真是非常不容易!”何总感慨地说道。

为了Y-30顺利按时完成制造,他一直就住在集团里,连家都没有回,整个领导层将Y-30的制造列入西飞头等大事上,集中了西飞最优秀的工程师,终于基本上按时完成了任务。

这个过程中,碰到很多制造的难题,都是西飞这一批优秀工程师和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哈工大、北航等研发人员一起合力解决,这大大提高了西飞的技术力量。

半年时间,西飞就在300多项制造技术上完成了突破,甚至在质量管理体系方面都重新修订了一遍。

然后就是西飞集团把脸皮给丢了,对这帮研发人员大加拉拢,结果便是最难挖的航空发动机研究人员,都被挖走了10个。

“这次来西飞,看到这两架Y-30战略运输机原型机,让我见识到西飞的飞机生产制造技术和能力,确实在国内大飞机制造方面是首屈一指的!”秦元清对着西飞集团的领导竖起了大拇指。

Y-30绝对是华夏第一次生产这么大的飞机,比起Y-8、Y-9这样的中型战术运输机,Y-30战略运输机大太多了,如果把一架Y-9放在Y-30战略运输机旁边,就好像一个小不点。就是Y-20运输机,也比Y-30战略运输机小了一圈。

就算是刚刚在浦东基地正式总装下线的国产大飞机C919,也比Y-30小了一大圈,毕竟国产大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