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423 贷款之意外(2 / 5)

崇祯窃听系统 叫天 6158 字 2021-08-18

京畿之地,在前些年来,每隔几年,就会被建虏入寇几次,因此,兵灾之疼,京师百姓也都是感同身受的。

此时,听到皇帝这么一说,对于明将士战死的这个事情,很多人就看得更重一些了,心中赞同皇上的这个说法,如果所有的明军将士都能和建虏拼死厮杀的话,建虏又如何还能在京畿之地肆虐?这些战死的将士,确实值得表彰、肯定。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的表情变化,心中有底,便点名了大明首辅和工部尚书,当场就吩咐他们两人道:“朕意已决,在太庙边上再建一座大明忠烈祠,凡所有为大明而死,包括死节之官员,战死之将士,还包括百姓,都能得忠烈之名,入祠享大明百姓之香火,与国同存!逢节之时,太子领百官祭奠,无有太子时首辅领百官祭奠。”

薛国观等文武官员一听,都是大吃一惊,这等于是小一号的太庙了。甚至入此忠烈祠的,还得忠烈之名,由太子或首辅领文武百官祭奠,这是多大的待遇!

不过皇上有言明,所有为大明而死的,都能进祠享香火,这对所有大明人而言,就多了一份可能的荣誉。虽然他们觉得文官死节,要和战死的大头兵一样的待遇,就觉得有点失身份,这怎么能一样呢?

但是,崇祯皇帝在一开始说话的时候,就强调了“朕意已决”,他的威望是前所未有的高,让这些臣子也不敢违背皇帝的意思,特别是此时开始凯旋之际,面对战死将士的骨灰之前,真要敢这么说了,他们感觉皇帝铁血,一个不小心,就会引发皇上震怒,那就倒大霉了。

因此,崇祯皇帝说完之后,文武官员,就都没有敢在这里提出异议。

当然了,事后他们在细节上做些心思,衬托下文人死节要比武人战死更难得,地位更高,那也是必然的事情。

比如,在这忠烈祠中的供奉位置,就有讲究吧,谁在最显眼的位置什么的,谁在犄角旮旯之地,他们就能花心思了。

崇祯皇帝当然也不会固执到什么都按自己的意思来,能走出这一步,相对以前来说,已经是进步不少了。文贵武贱这种事情,已经深入人心,不是自己一道旨意,就能真正改变过来的。在小事上做一些适当地让步,也是一个帝王管理手下应该要掌握的诀窍。

当然,忠烈祠的建立,也不是一句话就可以的,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比如,如何才能评定为忠烈,可以入忠烈祠,这需要制定一个具体的细则出来才可以,而不是靠一个模糊的为大明而死;光是这个细节的讨论,就会耗费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