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140 朝堂之辩(2 / 5)

崇祯窃听系统 叫天 6029 字 2021-08-18

上的东西考虑很少,那说不定就只会按照当时双方战事输赢的可能来衡量进攻与否,如果觉得能趁机打进城去,一举救下更多的百姓,或者说立下歼敌多少的战功,说不定就会无视鞑子的威胁了。

所谓慈不掌兵,当兵地,心都硬,只要战事能赢得胜利,手段可以无所不用其极,这是兵家最常见的一种说法。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便想到了大明的军神戚继光,如果是他的话,这一仗会怎么打?

刚好这段时间来,他一直在看戚继光的兵书以及相关资料,对戚继光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在戚继光《纪效新书》卷十四《辩职守》中有这样的观点:视兵马为安国保民之具,一心从民社上起念。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戚继光只是一名军事将领,当他却懂得朝廷军队的真正目的是安国保民,一切以百姓为先。

在他的长沙之战中,得知倭寇巢穴中囚禁有数千大明百姓时,就曾下达两条军令:禁妄杀,禁火攻。

要是换了别的将领,把那些大明百姓当倭寇杀了,反正都在倭寇巢穴中,就算只拿其中一部分首级来报功,也能得到更多的奖赏。甚至没有想着杀良冒功,但要是像戚继光一样下禁妄杀的军令,就会导致自身对战时束手束脚,这禁妄杀的军令也就不会下了;如果用火攻更省力,还能减少己方伤亡的,估计也会想都不想就采用火攻了吧!

要是不打败这些倭寇,那些大明百姓被倭寇掠走的话,就会被他们当奴隶卖掉,同样饱受摧残和折磨,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还不是一样会死。有这样的理由,不足够了么?

想到这个,崇祯皇帝就觉得,戚继光真得是与众不同,或许,这也是他能成为战神,而别的将领不行的原因之一吧!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忽然又发现,当年的事情和如今的事情,真得有很多相同之处。既然如此,如果戚继光来领军的话,按照他以往的做法,估计也不会立刻攻城,而是另寻他计,再行解救之。

可是,如今的情况又和戚继光时候又有所不同。

在戚继光那个时候,他练出了当时最强军,他有把握能打败倭寇,因此,他在看到当前没有机会时可以选择下一次;代入这次的战事中,被鞑子如此要挟,他选择退军也没问题,可以另外找机会,因为他有信心,他的军力,能打败鞑子。

而如今,则是已经反过来了。鞑子军队的战力更强。这一次,还是鞑子分兵,卢象升那边又吸引了一部分鞑子军力。可以说,看守大明百姓这边的鞑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