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湘江筝词退顽少,赫曦台论初相识 二(3 / 3)

海月清无尘 莫宁炊 2777 字 2021-08-08

他本人放弃了在汴京国子学受教的机会,反而来到这潜山书院,是“潜山才子”中唯一的一位世家子弟。虽然年纪轻轻,他却有着和年龄不相符的老成持重的雍容气度,颇有当年祖父风范。

赵芳向台上台下众人欠了欠身,继而朗声说道:“众所周知,‘偃武修文’是太.祖皇帝在立国之初定下的国策。国策即为国本,必是对国家有益之事,方可立为根本。如今谈论利弊,是否出这论题本身就值得商榷呢?”说完,他又作一揖,落座回去。

“赵兄此言差矣。山长既选择此为论题,让我们暂且就事论事,先不要去质疑题目本身吧。”在赵芳左侧的游九言起身说道。他在五人当中年纪最长,本是汴京附近的京西路汝州一从九品的下县主簿。看他生的面相倒是平淡无奇,只因身穿一袭茶白葛衫,手中执一把墨竹画折纸扇,一开口说话便习惯性的捏着手中的折纸扇来回指点,也端的是有着彬彬有礼、君子如玉的气质,在这五人之中也颇为显眼。

“我认为,唐末至五代,藩镇割据,战争不断,究其原因就是这地方藩镇兵力强于中央,或是武将过于专权、难以被中枢控制。因此,‘偃武修文’能起到抑制地方武力、消除中央隐患的作用,当然是利大于弊。”紧接着,陈琦起来发言。只见这人穿一件简洁精干的窄袖开衩紫衫,立身挺拔,蜂腰阔背。面相看似不易亲近,生的是冷目如霜,横眉入鬓。他来自于两浙路良州,家中三代事农桑,只生了他这一个读书人,自然是寄予了厚望。陈琦是一个非常严肃、不苟言笑的人,但读书人的酸腐却是一点都没有的,倒像是枢密院里指点军机的大人一般。

吴猎一听这话立马夺声:“齐宋立国近百年,虽是久未战乱,但如今四周强国林立,北有大显强骑,屡犯边境;南有南汉,至今不敢忘其窜袭屠我两浙。而大理国、大夏,哪一个不是或蠢蠢欲动,或与强国珠胎暗结?若是再这么抑制军力,怕是哪天敌人都打到汴京城了,我们也凑不出一只能战之师啊!”吴猎来自于北疆河东路,父亲是戍边的一个低阶武将,他自然是有感而发。吴猎自幼习武,堂堂八尺五六的身躯,生的虎背猿臂,鲸目燕颌。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他满脸的络腮髭髯,除了鼻、眼,面目几乎皆埋于其中。虽说穿着宽博灰衫,头戴一顶青纱山谷巾,说他是武人却远比是读书人要更让人信服一些,因此在潜山书院他便得了一个“神髯将军”的绰号。

台上你来我往的又是几轮,台下也议论纷纷,眼看大半支香都过去了。台上却还有一人尚未发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