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章、天生神力和科举考试】(3 / 4)

曾布吃饭。

不过,这些跟目前的自己来说还是没有任何关系。

他需要的就是科举,当官。

前世就是超级学神,现在再来读书却也不急。

去年的时候,他考中了秀才,也是着实让整个清河县吃了一惊。

谁人不知武二郎,乃是好勇斗狠之徒,这怎么就忽然间转性开始读书了。

而且更是一举拿下了案首。

这在清河县,却也不知道让多少人颇为意外。

武家的日子逐渐的开始好转,武大郎也没卖烧饼,而若是每日耕田。

只是,周边的人看着武大郎却是恭敬了不少。

身为学神,武松也是没闲着,除了读书之外,也是看了不少文章,评判优缺点,寻找其中的规律,那么,中科举对他来说并非难事。

武松也不骄傲自负,虽然自己是天才,但是,这个文章,这个孔孟之道,武松还是虚心求教,从头开始学。

现代教育教的那些知识不一定适用于宋朝,入乡随俗,想要在宋朝做官,还得按着宋朝的规矩走。

宋朝的科举要从童生试开始,逐层往上考。可靠的题量相当大,以进士考试为例,需要“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

题量听上去就让人头疼。

其中以诗、赋、论最为重,这唐诗宋词武松读了不少,原本想着有什么捷径,把现成的诗往上一怼,可惜这时代之后很少有出类拔萃的名句了,他总不能把西方的诗歌抄现成吧。

所谓帖,就是帖经。和现代的默写题一样,出题范围是些经典书目的经典段落,将前后句子裁去,之给出中间的一两句或一两行,让举子们把前后补齐。墨义就是笔答经义,也就是简答题,一共十道。

除了帖经墨义外,还有三道“时务策”,算是附加题。这三项在进士试中属于捎带脚儿的,答的好加点儿分,答不好也没什么,不甚重要。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附加题在明经科里尤为重要,几乎是这科的考试全部。

进士历来看不起明经及第的,就因为考明经大多靠死记硬背,不像考进士那样可以文采飞扬,而且,明经及第升官速度慢。

武松过关斩将的考了一堆试之后,着实一鸣惊人,如今已经是秀才了,见官不拜,地位也是抬高了一大截,对比起一般人,这已经是相当高地位了。

水浒传里面的那个白衣秀才,王伦。

屡试不第,就连秀才的功名都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