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百二十七章 进入外蒙古(1 / 4)

?

蒙古名乌尼伯英的吴鹤龄属于东蒙的贵族家庭出身,从承德师范学校、北京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接受了十几年的现代高等教育,是蒙古上层社会里少有的有机会接触外部世界思考本民族未来的知识青年,他应该算狂热的民族主义者,希望为蒙古族争取发展的空间。╔ ╗

所以26年北大一毕业就供职于国民政府内务部蒙藏事务委员会,希望改变政府忽视边疆危机、无视边疆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合理愿望的情况。然而从北洋政府到南京政府,从部员干到处长,没有谁听取过他的意见建议、没有过发展边疆的计划。

民国年间皇朝破碎、政府无力、社会混乱、天下攘攘,各民族、各阶层都在探寻者自己生存发展的路,失望的他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帮助满族建立起满洲国的日本人身上。

日本人向他做出庄严承诺,要帮助蒙古族人民摆脱腐朽没落的汉族政权的奴役,帮助蒙古发展经济、发展交通、发展教育,建立起现代工业,日满蒙携手共建大东亚共荣圈。╔ ╗

他满怀激情地投入到蒙疆自治的运动中来,可他失望了,蒙疆自治委员会充斥着谋求个人荣华富贵的野心家、无知愚蠢的封建领主、野蛮粗俗的山贼土匪,斤斤计较名分虚荣,追逐着蝇头小利,毫无开创振兴蒙古伟大事业的意愿和行动,百灵庙里乌烟瘴气俗不可耐。

等傅作义发起绥远战役时。乌合之众的蒙古自治军数万人马一触即溃一哄而散。让他对德王的自治政府嗤之以鼻。重新聚拢后变化并不大,都把民族独立的愿望寄托在日本人身上,继续萎靡不振花天酒地,让清高、自爱的他选择了逃避,谢绝饮宴、独居一室、读书写字。

七七事变爆发后,蒙古精英们比日本人还要兴奋,长生天显灵、蒙古族有救!跟随着酒井镐次的蹄印进入了归绥,开始酝酿内蒙古自治政府,谁知被陈海松兵不血刃一网打尽。

陈海松在会场上显露出来的英武霸气、对世界民族解放潮流的分析、对绥远经济社会发展的设想实在是给他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理智的他知道这样的人不是国小兵少的日本皇军、胸无大志眼高手低的蒙古贵族们可以战胜的。╔ ╗他决定参加民主政府近距离观察一番。

开始任命他做了民政处长,起初都是研究绥远发展的规划,他有文化有过思考显露出与众不同的精干,加上他是旧官员里唯一守着结发妻子不娶小妾的人得到李卓然的赏识。他也从**清廉勤勉、务实真诚的态度中受到鼓舞,很是卖力地谋划绥远的发展目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