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十一章 围棋界的4条“A”(2 / 4)

围棋传奇 七死八活 2963 字 2021-06-07

他转变了围棋的风格。在他之前,棋风局面狭窄凝重。黄龙士使棋风大变,在其之后,局面开阔,轻灵多变,思路深远。还是套用武宫正树先生的话:“中古棋棋手下的棋,其实都是托的黄月天的福,即便后来范施二人,李襄屏认为也没有脱离黄的框架”。

要评价黄龙士的棋,那可能是黄龙士之后的下一代霸主,曾被他让3子的徐星友的总结以及评价最为传神:

“寄纤农于滔泊之中,寓神俊于形骸之外,所谓形人而我无形,庶几空诸所有,故能无所不有也。”

“一气清通,生枝生叶,不事别求,其枯滞无聊境界,使敌不得不受。脱然高蹈,不染一尘,臻上乘灵妙之境。”

啧啧,看到徐星友评价,李襄屏只能说,现代棋手下棋也许都比徐星友厉害,但比文字造诣的话,大伙在他面前可能都算文盲。而被徐星友这样评价的黄龙士,说他“超越同时代”毫无争议,李襄屏认为围棋界的“小王”名至实归。

有趣的是,在李襄屏心目中,唯一能和黄龙士竞争“小王”地位的,却是一位和他差不多同时代的棋手。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就在黄龙士称霸中国棋坛的时候,日本棋坛同样诞生了一位不世出的天才,那就是他们的四世本因坊,被称为“玄妙道策”的道策棋圣。

在当时的日本棋坛,道策的统治力同样非常恐怖,他的棋艺在当时的日本明显鹤立鸡群,同时代日本一流高手至少要被让先或让二子以上。

道策当年下了一盘棋,让当时一位“上手”(其实就是职业七段)2子只输了1目,那位七段后来成为“准名人”,也就是当时的职业八段,按照当地差五段让2子的做法,因此日本人称道策的棋力有十三段之高。

说句题外话,这其实也是“十三段”说法的最初来由。也正是因为日本人这样说,因此当年日本人请吴清源先生评价黄龙士前辈的时候,吴先生也套用了这种说法,他说黄龙士的杀力同样具备十三段水平。

和黄龙士一样,道策不仅仅实力高强,同样真正做到了“超越同时代”,道策之所以被尊为棋圣,同样在于他对围棋理论的贡献,例如大名鼎鼎的“手割”分析法,这就是由道策创造。

在道策之前,日本围棋同样是以力战为主的,而道策是提倡全局重于局部的围棋理论第一人,因而他被称作日本近代围棋的开山鼻祖,在日本乃至全世界拥有众多粉丝,甚至有很多现代顶尖高手都视道策为偶像。

再次插两则题外话,道策前辈的第一粉丝,那可能就是刚刚输给李襄屏的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