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九十六章 定策(3 / 4)

贲少将(统领万人),骠骑中将(统领三万人),龙骧大将(统领十万人,其中一万是直属大将本人的加强军团。 ),然后便是荣誉军衔,元帅,成为元帅者,同时册封军爵最高等的公爵之位。 在这套军衔中,尉官是最基本地军官,是大秦军队的基石,而校官则是中坚,至于他们之上有称号的将军军衔就是不折不扣的精鹰了,这里面,所有少将以上都必须出自军堂,校官以上的将军则必须全部从帝国太学军院毕业,至于校官,理论上要求出自帝国太学,但有些特别的可以以后去太学培训,总之一句话,军队要完全掌握在皇帝和军堂手上。

对于这套军制军衔,并没有任何人反对,在荀彧他们看来,曹操给予文官集团的权力已经够大了,特别是皇宪议会,等于是给了文官集团一把随时可以提醒皇帝不要懈怠的大棒,想来以后大秦出昏君的机会会比较少一点,至少文官们是这样想的,能够把握住军队地皇帝怎么也不会是什么没用地皇帝吧,而且他们也很清楚曹操日后为子孙定下的祖制绝对会严厉得很。 至少从太子殿下和两位皇子地身上,他们就看得出来。

“那么就这样定了吧。 ”讨论完体制以后的事情,曹操舒缓了一口气,这种东西最费神了,因为那要考虑到太多的平衡问题,无疑他是力主让文官集团势力稍微强一点的,个人意志凌驾于国家之上是**统治的最大弊端,如果皇帝本身具有相当的才华,那么问题不大,但是一旦皇帝不肖,那么**就是一种灾难了。 现在他所提出的三省六部制中皇帝基本就是负责盖章的,不过只要军堂在皇帝手上,文官集团就永远也无法对他子孙够成威胁,他始终还是有着私心,至于御史台则是对文官的另一重制约,曹操绝对不认为**是可以完全杜绝的,虽然现在的大秦几乎没有,但是以后将来,当大秦彻底安定下来的时候,他不认为整个帝国的官僚阶层能够做到清廉,那么就必须得有制约力,军堂和御史台都是。 至于皇宪议会只是他的一点想法,他希望以后大秦能够自然地过渡到民主社会,所以他留下了这样一个不完全的雏形,毕竟内战能免则免,曹操已经决定,终他此生,除了必须要打的几场战争,他决定要把其余的精力放在汉人的整个精神层面上的改造,至少要让汉人有这种觉悟,我们是一个民族,就算有分歧,但也绝不能兵戎相见,内战是最可耻的!

“好了,诸公,现在谈一下具体的进攻中原事宜吧。 ”曹操回了一下神道,“朕已经决定要在一年之内彻底收复中原,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