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十四章 官制(3 / 4)

鱼得水,现在冀州政通人和,可谓是一副太平景象,让他不禁大感欣慰。在知道曹操要带着五万大军过来,清闲的他立刻忙了起来。半月之后,当曹操到达之时,他们所需的一切事物都已准备得妥妥当当。

“文若,最近身体不错啊!”见荀彧面色比之以前红润不少,曹操打趣道。“都是托主公的福,如今冀州一切都上了正轨,彧倒是闲了下来,整日里就是看看闲书,不时去四处走走,焉能不好。”荀彧自己也是笑道,曹操执意让那些科举之士去军营锻炼,如今他才明白其中的深意,这些人原本才能就都不错,博览百家,只是性子多少都有些散漫或是不羁,但是军营里去了一遭,给那些军人操练了数月,出来以后这做起事来的效率就是高,那些人的精神面貌也是提升了不少。

“怎么,文若觉得那样不好吗?”“主公说笑了,彧怎么会觉得不好,彧到是巴不得天下都是如此!”“好,先不说闲话了,今日找你不为别的,正想和你商量一下今后的官制。”坐下后,曹操径直说道,现在官僚的基础已经打好了,是时候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先在冀州等地试行,不断改进,等到日后统一天下时,就基本上能够拥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官制了。“不知主公有何想法?”荀彧认真地道,改朝换代是必行之事,那么日后的官制也定然要好好改改。

“不知文若对汉室的官制如何看?”曹操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询问起了荀彧对汉代官制的看法。“主公,汉室之所以有现在之局面,实与官制有莫大的关系啊!”荀彧说了起来,“汉室有中外朝之分,源自武帝。”所谓中朝便是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而削弱丞相的权势,对于重要政事,依靠一些亲信在宫廷之内作出决策,中朝由此而得以形成;有了中朝,自然会有和它相区别的外朝,自从中外朝分立之后﹐中朝决策﹐支配外朝﹐丞相的权力日益转移到中朝。因此和皇帝最为亲密的宦官﹑外戚﹐很容易变为中朝的主宰外朝是指属于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汉光武中兴后﹐对功臣﹑外戚防范甚严﹐不许他们进入宫禁﹐竭力把权势揽在自己手中。外朝的三公成为备员﹐中朝的尚书的地位便更加重要。而章帝以后﹐在位者多为女主﹑幼君﹐依靠外戚﹑宦官治理朝政﹐他们逐渐取代尚书而成为中朝的支柱。可以说祸乱汉室的外戚宦官轮流掌权便是因为这皇帝为了独掌大权而想出来的官制所致。

“所以,主公,这官制可说是导致汉室今日局面的原因之一。”“那么文若觉得宰相制好么?”“主公,宰相制之所以能够为国君分忧,便在于宰相能够开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