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539章海王村里(3 / 4)

大明二十四监 梦难成 3117 字 2021-07-31

附近。学子们赶考,自然是需要大量的‘参考书籍‘,还有‘文房四宝‘。康熙年间,窑厂监督汪文柏奏请朝廷,于琉璃窑前的空地建筑房舍,招商承租。于是各地的书商纷纷在这里设摊,出售大量藏书,经营笔墨纸砚。明朝时红红火火的灯市,在清初迁到了外城的琉璃厂,在厂门外设摊出售,逐渐形成小街市,书摊也夹杂其中。据《帝京岁时记胜》载:‘每于新正元旦至十六日,百货云集,灯屏琉璃,万盏棚悬;玉轴牙签,千门联络,图书充栋,宝玩填街。‘因这里的生意兴旺,一些临时性的书摊逐步发展为书肆,琉璃厂逐渐发展成为‘京都雅游之所‘,形成京城最大的书市,和人文荟萃的文化街市。与文化相关的笔墨纸砚,古玩书画业等,也随之发展起来。因这里的生意兴旺,一些临时性的书摊逐步发展为书肆,琉璃厂逐渐发展成为‘京都雅游之所‘,形成京城最大的书市,和人文荟萃的文化街市。与文化相关的笔墨纸砚,古玩书画业等,也随之发展起来。

以往这时候还不是最热闹之时,都是到了元旦至十六日,才百货云集,灯屏琉璃,万盏棚悬;玉轴牙签,千门联络,图书充栋,宝玩填街。但今年却因为有了好政策,百姓们手里也剩下二钱了,所以这里比以往热闹了许多。

到了玻璃厂,最热闹的地方当然得是海王村了,这里才是高档货的场所。一间间的商铺分列两旁,古色古香的小镇里,周围到处是穿着各种古代衣衫的玩家,一间间店铺分列街道两旁,各种各样的小吃吆喝声混成一片,更显得热闹非凡。小镇的建筑看来综合了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建筑特点,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大气张扬,种种特点,不一而足,着实令人大开眼界。

正当朱田二人闲逛之余,朱由校突然驻足,转进了旁边的一家商铺。田尔耕一愣,明显感觉到皇上是在躲闪着什么,向前一瞧,看到了董其昌。

朱由校的确是在躲他,面对这个敢指着鼻子骂与民争利的人,还是眼不见心不烦。在这里遇到他也属于正常,因为海王村基本上董其昌是最专家的人物了。

连‘骨董’的定义人家都能解释,还有什么不能的呢?董其昌在《骨董十三说》中有:“杂古器物不类者为类,名骨董。”又谓“‘骨’者,所存过去之精华,如肉腐而骨存也;‘董’者,明晓也。‘骨董’之者,即明晓古人所遗之精华也。”骨董十三说》将古物定位为今人与前贤交往、学习之媒介,尤其是鉴赏古代象征礼、乐的铜器、玉器,更可以修养德行。听听,人家这境界,能让多少收藏家都感到汗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