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586章 文天祥讲法:大道九千里!(2 / 9)

言面上一肃,再度向那竹杖恭敬行礼。

莫要说文云孙迂腐,讲解九千里也要如此繁琐,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传道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这关乎师道。

幼子开蒙识字,会有老师教导,此时的老师,就是蒙师。蒙师虽然重要,却不需要太高的门槛,譬如私塾中的夫子,大户人家的西席,能识文断字,通晓韵律即可。

当儒生年龄稍长,开始踏书山,过学海时,其实就开始接触道理,往往此时,都会去选择拜一位新的老师,而这位老师,影响力甚至会贯穿学子的一生。因为是授讲经学道理,所以称作经师,又有传道受业解惑之说,也被称作业师。

读书领悟的是道理,而传道的本质就是开解道理。可是天下道理千千万,南辕北辙的比比皆是,“两小儿辩日”就是经典之谈,因此儒生一旦拜了业师,没有特殊意外,都是以业师的道理为基,继而阐发出属于自己的道理。

这也凸显了选择业师的重要性。往往寻找有名的大儒想要拜师的学子络绎不绝,因为他们的道理起码能证大儒之道。而若是拜大儒不成,转而拜入大儒弟子门下,甚至弟子之弟子的门下,也是很好的选择。

从这个角度去解释,就不难理解为何方家之学明明不得人心,可是在人族却从道者甚众了。

但若是明明已经拜下了业师,又未经过自家业师的同意,擅自接受他人的传道,就很可能会道理混杂,轻则堵塞了前路,重则陷入识障,走火入魔。

所谓博采众长,那都是一时无两的天才人物才能做到的事情,而在他身后,往往也有一股力量暗中护佑。

遥想当初陈洛开道六千里时,虽然竹圣没有亲自现身讲解,但先后安排了宋退之和云思遥去为陈洛解惑,后来更是浪飞仙亲自讲解开天门。哪怕当时陈洛身边有颜百川和司马烈这样的鸿儒,也未曾多嘴。

所以文云孙这一次受托,不得不慎重,礼不可废。

见陈洛行完礼,文云孙表情略微放松了一些,指了指自己身前,道一声“坐”,等到陈洛坐下,文云孙才说道,“汝师竹圣目前尚在天外,短期不得归来。竹林首徒,暂代竹林之主的浪飞仙托竹林三弟子白宵请吾为汝讲解天道,可否?”

修行始终是私人的事情,所以竹林同意,还需要陈洛自己也同意才行。

“劳烦文师叔,请文师叔指教。”陈洛再一次起身,这一次行了个敬师礼。文云孙伸手轻拍了三下陈洛的肩膀,有道是业师点额,半师拍肩,算是受下了陈洛这个礼。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