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96章 吾乃常山赵子龙(2 / 4)

红尘中”的刺客流搏杀儒不同,他们的作用就是冲进蛮族的阵营中,拖慢他们行进的脚步,给后方的儒门山海人施展儒门术法争取时间。

冲锋在前,陷阵其中,是为壮威。

儒门尊为士者。

但是培养一名壮威之士,耗费往往是培养其他儒生的数倍乃至十数倍,譬如这军粮,历来最低都是中品军粮,能够滋补正气,提升身体强度。所以连吃了半月低品的弱米,难怪士兵有所不满。

种齐放揉了揉眉头,他是种家的后人,自然要知道更多的一些内幕,譬如这军粮的问题。

那小伙夫说的没错,原本划拨给逐蛮塞的军粮的确是三成上品,五成中品,二成下品,但是就在不久前,被临时改换了。

不仅仅是逐蛮塞,几乎整个北域,后勤供给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蛮塞因为地处渊州,并不是蛮族正面主攻的方向,所以军粮被完全替换成了下品。而据种齐放所知,哪怕是莽州和肃州的正面战场,搏杀之儒的军粮供给也有所调整,调低了中高品军粮的比例,而增加了下品军粮的供给。

而原因,就是因为远在中京,最近几个月声名鹊起的万安伯——陈洛!

自从武道开辟,武夫得以修行,军方发现那些从未吃过中上品军粮的普通人在接触到中上品军粮后,血气沸腾,身体强度提升极快。

虽然不能和壮威之士相比,但是胜在人多啊!

每年真正在战场上奔走的壮威之士不过七八万人,而且一战下来,还能活着的不超过一万人,其中依旧能再上战场的,不超过三千人。

而培养一名壮威之士的耗费,足够三名普通儒生的消耗,又或者一支三百人的武者队伍。

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此外,《三国演义》的问世,也在短时间内改变了战局。家族来信说,折家那个小屁孩居然召唤出战阵英灵关羽,按家中那位大儒的分析,随着时间的普及,战阵英灵将成为冲阵的主要方式。只要凝聚战阵英灵的军伍足够多,就能形成源源不断的冲阵之势。

或许百年后,壮威之士将不再有存在的必要了。

对于这个判断,种齐放有些茫然。

他从七岁起,就立志成为一名壮威之士,在他心中,壮死于蛮军阵中,方为真君子。

可是,这才几个月,连一个冬天都没有过完,壮威之士仿佛就被抛弃了。

家族中的后辈,据说都已经停下了壮威之士的培养,而是改修正经诗词经义之道,甚至还有人直接去修了武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