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十七章 丁谓其人(2 / 3)

间,他便一连跨越数阶,成了福建转运使(相当于封疆大吏,省级高官)。

丁谓在任上工作出色,没过多久便召回了京师,担任了三司户部判官。

(三司是北宋前期的最高财政机构,下分盐铁、度支、户部三司,三司户部判官,即三司户部的长官之一。)

不过,至此丁谓的好运也就到头了。

或者说是,他岳父的恩荫被他用尽了。

丁谓虽然出生寒门,但他的父亲长袖善舞,结识了枢密院直学士窦偁,并且和窦偁结成了儿女亲家。

窦偁后来官至参知政事,丁谓身为他的女婿,自然继承了窦偁在官场上的人脉。

可惜,窦偁仅做了半年的参知政事便离世了。

那一年是太平兴国七年(982),虽然窦偁去世,但他的遗泽一直恩荫着丁谓。

直到至道四年(997),也就是十五年后,丁谓的官路迎来了重大转折,也是他人生中的重要转折。

至道三年,丁谓回朝担任三司户部判官,职掌三司户部,彼时,他的前路光明,距离三司使(三司最高长官)不过几步之遥。

然而,至道四年川陕地区发生动乱,丁谓直接被派到了川陕地区。

川陕地区地处边境,不论是过去平叛,还是过去为执政官,皆是苦差事一件。

丁谓过去的身份虽然是封疆大吏,但边境地区的执政官,哪有三司户部判官清贵?

不仅如此,丁谓在那边一呆就是五年时间。

这五年也让丁谓深切的明白了一个道理,朝中有人好做官。

没了岳父的遗泽,他一个南人出身的官员,纵使能力出色,并且在士林颇有几分文名。

但他仍然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PS:丁谓虽然历史上名声不好,但他的才华也是真的,太宗、真宗时的名臣王禹偁,曾大力推荐过丁谓,赞其文章颇有韩柳之风,即韩愈、柳宗元

而且丁谓还是西昆体的主要诗人之一,和杨亿、刘筠、钱惟演相交甚密。

正因为这段履历,寇准倒台后,身为寇党的杨亿才会免于贬黜出京。

PS2:西昆体是宋初诗坛盛名的一个流派,主要师法李商隐,音律谐美,词章艳丽,用典精巧,对偶工整)

五年后,丁谓重新回朝,但彼时的他,已然不是昔日的他。

他借着驻守川陕的功劳,以及士林的文名,广交好友,一切只为往上爬。

爬到最高!

借助理财上的天赋,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