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章 谄媚(2 / 3)

她喜欢大权在握的感觉,但这并不妨碍她心疼六哥。

这是两回事。

况且,六哥年幼,性子又软了一些,真让六哥亲政,对于这个国朝而言,也许是一场灾难。

“唉。”

半晌,刘娥默默一叹。

先皇龙驭上宾,留下他们孤儿寡母,她又能如何?

如果不牢牢把控住朝局,那……

太祖是如何即位的?

虽说现在的情况和那时的不一样,武臣被压的死死的,可有些事不得不妨。

人心难测,谁知道会不会有人动什么歪心思?

虽然自己占着大义,是先皇指定的听政者,但她自知,自己不过是一介女流,那些大臣们是未必服气的。

就像那寇准。

寇准历经太宗,先皇两朝,几度入相,不仅如此,先皇能顺利登基,也免不了寇相公的建言。

这件事是先皇亲口告诉自己的。

当年(淳化五年994年),太宗皇帝召寇相回京,任参知政事,恰好当时太宗为立储之事发愁。

太宗皇帝问:“朕诸子,孰可以付神器者?”

寇相公答:“陛下诚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宦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惟陛下择,所以副天下之望着。”

半晌,太宗皇帝屏退左右,复问。

‘元侃(真宗)可乎?’

寇相公答:‘非臣所知也。’

虽然寇相公没有正面回答,但这段对话发生不久后,先皇就被改封寿王,立为太子。

对先皇,寇相公不仅有从龙之功。

(当时,真宗并不是唯一的竞争着,太宗先后立了三位太子,宋真宗是太宗三子,也是最后一给被立为太子的)

同时,寇相公还有定鼎之功。

景德年间,辽朝萧太后领二十万大军南下入宋,那一战,可谓是倾国一战。

如果不是寇相公力主先皇亲征,并且力劝先皇亲抵战场,本朝很可能兵败如山倒。

那一战,辽朝最后主动和本朝议和,签订了盟约。

双方维持原有边界线,相互约为兄弟之国,先皇为兄,辽国皇帝为弟。

虽然本朝每年要向辽朝赐下十万两白银和二十万匹绢,但边疆自此无事矣。

寇相公于国有大功,刘娥心知肚明,寇相公治国有策,刘娥也知道。

但千不该,万不该,寇相不该站在她的对立面。

能力再强,也不能为自己所用,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