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七十二章 文明之都(2 / 5)

亚历山大四世 季敏杰 4338 字 2021-06-05

敌即使能越过米底长城,也将陷入泽国之中而不能自拔。后两个层次是指环绕东西城区的双重城墙,外墙以砖砌,较内墙略矮,墙外环以运河,起护城河的作用,外墙与内墙之间有宽约10—20米的开阔地,可将渡河越墙之敌歼灭在这一片毫无遮拦的中间地带。外墙以后的内墙当然是城防中重点的重点,它以土坯杂以砾石建成,高达36米,厚8米,可容四马车驾并列穿行。这道双重城墙全长达18公里,每隔44米有堡塔一座,全城共有320余座。由于巴比伦所处的冲积平原石料极缺,不仅内外城防工程不用石料,在城门建筑上也难以采用亚述都城大门必有的石雕守护神像之制,代替的办法是城门装饰巧用琉璃砖。巴比伦全城共设9个大门,其中琉璃砖装饰最称宏伟华丽的是中央北门——伊什塔尔门(伊什塔尔是胜利女神和金星女神,又是爱神与美神,类似西方的维纳斯女神)。这座城门地位非常重要,地形也很特别,原来从这儿进城便是王宫和巴比伦主神马尔杜克的神庙所在,但城外也有一座很重要的神庙——“年节神庙”和一座王宫(北宫),便依其位置连同附近的居民区又筑城墙卫护,形成一个规模较小的外城。每逢新年,必沿年节神庙——伊什塔尔门——马尔杜克神庙的大道作隆重的宗教游行,此道遂有“仪典大道”之称,而伊什塔尔门正好居于中心,更需突出城门形象的美观及纪念意义。这座城门按重墙复门结构,拱券大门两旁以双塔环卫,一共有四塔两门,门、塔壁面遍施彩色琉璃组成的牛、龙图案,牛是天神阿达的象征,龙则是马尔杜克神的象征,五色绚灿,满壁生辉,这样美丽的城门实为古代世界所罕见。由于伊什塔尔门以内的仪典大道西侧一带直至幼发拉底河边都是王宫、马尔杜克神庙和其他神庙的地盘,便在东城中央这片地区筑一道高墙围起来,人们称之为内城,也就是“皇城”。因此它有点像中国北京城内天安门与地安门之间的皇城,而伊什塔尔门的位置则像正阳门,伊什塔尔门外的年节神庙又有点类似正阳门外天坛的祈年殿。不言而喻,在这个等于皇城的内城里面,触目所见皆是巴比伦建筑的精华。

巴比伦内城的南部是供奉马尔杜克的两个主要神庙和众多神殿、僧院之所在。马尔杜克两庙其北庙称埃特曼安吉,南庙称埃萨吉拉。北庙的中心是一座两河流域最高的塔庙,此即古人羡称的“巴别塔”(巴别在巴比伦语中原义为神,此处兼指马尔杜克神和巴比伦城,因巴比伦一词的原义也是“神之门”)。据犹太传说,巴比伦民众有心高筑此塔直至与天比高,为人间筑一可通天堂之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