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620章 科技大学堂(3 / 4)

逍遥侯 大司空 3124 字 2021-10-23

受限于工匠们完全没有化学知识,这两个问题只能是李中易亲自出手来解决了。

李中易虽然不是冶金专业的专家,却是中医的名专家。

众多周知,中医中药和化学其实是不分家的。

以李中易的见识,他认为,生铁中的磷被空气氧化后,又被硅质炉衬还原成磷,重新进入钢水,这是导致钢材很脆的根本性因素。

经过一番努力,李中易发现石灰石能使铁水脱磷,但必须把转炉原先的酸性硅酸质炉衬改为碱性炉衬。

新的碱性耐火砖是用在高温下烧成熟料的白云石与焦油混合烧成的。

李中易在军器监炼钢坊进行了实验,用碱性耐火砖砌衬,在转炉冶炼过程中与鼓风的同时添加石灰石使炉渣成为高碱性,结果炼出了脱磷的钢。

实验大获成功,创造了碱性转炉炼钢法。

不夸张的说,这次的实验成功,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李中易不知道的是,欧洲直到1877年,才搞出了他这种方法的新式炼钢法。

炼钢厂,不可能建在开封。因为,开封一无焦炭,二无铁矿石,规模化生产之下,成本过高。

所以,李中易当上执政王之后,就派出了十几支探矿队,分赴当涂县、大冶县等地,先后发现了高村铁矿、姑山铁矿、长龙山铁矿、睦山铁矿和大冶超级矿山。

只是,虽然找到了的铁矿山,但是,炼钢技术不行,当地只能建设炼铁厂。

如今,新式转炉炼钢法既然发明了,李中易大笔一挥,派出炼钢专家组成的指导组,奔赴各个矿山附近的炼铁厂,筹建新式炼钢的转炉。

随着一座座新式炼钢炉在各地拔起而起,李汉帝国的钢产量,随即猛涨至每日五十吨的程度。

此前的百炼炒钢,日产量仅为区区百余斤而已,无论是钢的质量,还是产量,实在是差太远了。

当涂县和大冶县的炼钢厂,距离长江非常近。

炼出的钢,先走一段很短的陆路,再运送上船,然后走长江入海,由黄河进河,可以直接抵达开封军器监的造枪坊和造炮坊。

众所周知,水运和海运的运输成本,是最低的。一般情况下,比陆路运输的成本,至少低了三十倍以上。

与此同时,造炮坊的工匠们,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李中易望着眼前的这十门用失蜡熔模铸造法,铸造出来的12磅钢炮,心中不禁一阵狂喜。

传统的泥模铸炮法,最大的弊端是,泥土受热后,炮管的内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