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84章 议和(3 / 4)

逍遥侯 大司空 3194 字 2021-07-02

李中易明知道可能功高震主,却依然在契丹人的腹地,玩出了很多花样。

在杨烈看来,借用李中易自己的话说,这叫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将神话一般的契丹精锐属珊军踩在脚下,如果是承平时期,李中易很可能回京,就被架空权力,从此永无出头之日。

问题是,柴荣快不行了,太子又十分年幼。一旦山陵崩。主少国疑,人心必然浮动。那时候的朝局变化,也就多出无数的想象空间。

杨烈算计得很清楚。太子的身体一直很弱,哪怕柴荣再怎么贬抑李中易,也不敢把事情做得太绝。

老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李中易不死,哪怕被贬成布衣,也没啥好担心。以李中易的统军本事,只要契丹人南下或是外藩们起了别样的心思,朝廷即使捏着鼻子。也要重新起用李中易。

啥叫底气,这就是了!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句李中易的原话,杨烈一直铭记于心。

李中易还有一句话,杨烈始终认为,堪称经典名言:第一个出来卖笑的很可能是个悲剧,只有笑到最后的那个人,才是大赢家。

杨烈一直喜爱读史,史料之中。第一个,或是第一批出来叱咤风云的英雄,基本上都以悲剧收场。

抗秦英雄,陈胜和吴广。没有笑到最后,成了牺牲品。

篡了西汉的王莽,也成了牺牲品。最终成就了汉光武帝刘秀。

其实,杨烈不清楚的是。在柴荣的弥留之际,赵匡胤也被架空了军权。

归根到底。庙堂上的纷争,最终需要军事硬实力去解决的,李中易不可能仅靠万余羽林右卫打天下。

柴荣先一步回了开封城,过了半个月,李中易这才带兵回到了阔别数月的京城。

在满朝文武的眼皮子底下,李中易的牙兵和家将们,押着满满近百辆大车的金珠财货,毫不避讳的浩荡回家。

一夜之间,李中易发了大财的消息,仿佛普照大地的阳光一般,洒进了千家万户。

御史台的言官们,早就瞪大了双眼,死死的盯着李中易的一举一动,正愁找不着他的破绽。

如今,天大的把柄竟然送到了手边,期盼着一举成名的言官们,自诩为清流的文臣们,肯定不会轻易的放过李中易。

“李某狂悖无礼,贪财好货,擅取国财……”

“不杀李某,国无宁日……”

弹劾李中易的奏章,雪片一般,递进了宫中,将李中易淹没在了口水的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