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百八十六支援36师(1 / 3)

中国军队的第一轮攻势被日军的炮火压制,士兵们被迫退回来。

仅仅一轮攻击,就损失了十多名士兵,心疼的梁萧直呲牙。

不过,通过这次的小规模冲锋,倒让他看清了日军的火力配备。

梁萧皱了皱眉头,吩咐下去,各部就地加固工事,采取防御的态势。

他命令工兵从后方调运来一批水泥钢筋,在八字桥的桥头堡,分别建立两座机枪碉堡,每个机枪碉堡安排三挺轻重机枪,派一个班的士兵在机枪碉堡下面构筑防御阵地。

他打算以八字桥为防御重点,挡住日本人的进攻,然后根据战场形势作出判断,毕竟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没有一“三七三”成不变的防御,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进攻。

日军见中国军队进攻一波便停止,也放弃进攻,积极防御。

八字桥、爱国女校、三道巷口,静悄悄的,中日军队进入短暂的对峙状态。

而在八字桥临近的宝山桥、女子医大附近,顶替87师的36师跟日本人打的热火朝天,双方动用了大规模的火炮覆盖,炮弹声震耳欲聋。

在上海外围阵地,南京政府集结了三十多万的部队,最大规模的限制登陆日军的活动区域,日军在飞机坦克和军舰的掩护下,对吴淞口、狮子林等地狂轰乱炸,以坦克开路掩护,陆军随即发起冲锋,第15集团军总司令陈诚命令各部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战事异常惨烈,每天都有成建制的师旅级部队报销。

随着战事的扩大升级,上海外国租界挤满了百姓,在这战火纷飞的上海滩,只有租界才是一片净土。

法租界和英租界几乎是人满未患,几十万人涌入狭小的租界区域,造成物价飞速上涨,粮食价格翻了三四倍,还在往上涨,房价更是一天一个价,很多人租不到房子,就在租界的广场上打地铺。

前线战事紧张,后方的物资供应已经来不及,日军切断了海上的物资供应渠道,军用物资只能从南京走陆路运送过来,但淞沪地区集结了几十万国军,每天消耗的物资不计其数,仅靠陆地运送根本维持不住几十万国军的正常消耗。

就拿在上海市区作战的中央军德械师来说,战争刚开始的时候,物资供应绝对充裕,随着战事的不顺,物资供应已经减半,连德械师尚且如此,其他部队可想而知,更别说川军、西北军这类杂牌军了。

梁萧的特战旅物资供应比其他德械师充足,军委会拨给他的是一个完整建制的德械旅物资,而他这次入沪作战,只带了特战旅三分之一的兵力,加上警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