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一十三章中统要人(1 / 3)

这些商人们也不是冤大头,一年二十万法币的孝敬,足够他们联名花钱摆平此事了。

商人们先是找了政务院的官员,这位官员自持是南京政府的大官,亲自给梁萧打去电话,让他立即把扣留的物资归还。

梁萧可不管谁说情,直接挂电话。

包括财政部副部长孔祥熙亲自给他打电话,遭到了他的严词拒绝。

商人们等了几天,也没见南京政府的大官们有什么办法,只好联名去找CC系的大佬陈立夫,结果陈立夫也没办法,毕竟杭州湾码头的控制权到了军统手里,他说话也不好使。

几经辗转,商人们实在坐不住了。

毕竟被扣留的物资都是远渡重洋购买回来的紧俏品,正是各大城市需要的稀缺货,如果不能及时供应,会引起市场紊乱,动摇消费者的信心,损失无法估量。

胡晓松等商人又一次登门造访。

这次梁萧直接把他们甩给郑抱真,让郑抱真出面解决。

相比之前的价格,郑抱真根据梁萧的命令,在二十903万法币的基础价上又增加五万。

也就是说,商人们想要把物资从码头运走,一年需要上贡二十五万法币。

当然,也并不是人人都得上贡二十五万法币,这是针对做大生意商人定的规矩,像一些中小商人,则是按照运送的货物数量收取一定的孝敬。

胡晓松等商人气的直跳脚,本来是二十万法币,这又增加五万法币,这不是逼着他们出血吗。

经过郑抱真一番劝说,这些商人最后都识趣的交了买路钱。

一人二十五万法币,十二个商人也就是整整三百万法币。

除了这十二个商人,还有中小商人,这些人才是杭州湾码头的油水所在。

这些做大生意商人出的钱多,但他们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有了这十二名大商人贡献的三百万法币,顿时解决了淞沪杭军情专区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

有了这三百万法币,淞沪杭军情专区就能大规模扩张势力,势力延伸到淞沪杭地区每一个角落。

在梁萧的计划中(bjfh),他的情报网络要精准覆盖到小镇,甚至连村庄都必须有军情专区的外围人员。

为此,他特意拨出十万法币的款项,在杭州组建一个外围人员的短期培训班,主要教授外围人员如何传递情报,如何打探情报,以及外围人员对应的上线等等。

他让华克之负责外围人员的培训课程,短期培训班定为半个月,首批招募的学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