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十五章 观大粪使(1 / 3)

陈麟通过建立长安清洁队一事,即帮助樊纲等一大批人解决了户口和工作的问题,让他们有口饭吃,又客观上把长安街道的清洁做的很好,最重要的是把长安城一百多万人大小便的处置权拿到手中,可谓是一举三得。

古代没有化肥,只能靠农家肥,一百七十万人的粪便,就是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肥源。

在别人看来,这些污秽之物是讨厌的东西,但在程麟看来,这是一座金山。

官宦人等,对一般的劳动都很鄙视,更不会看得上这些又臭又脏的东西,但是陈麟就肯做。

他现在田庄里面木匠铁匠泥瓦匠都养的有,而且队伍还越扩越大。

有匠人好办事,在河边,他修了一个很大的院子,在院子里面挖个大坑,每天从长安城里面清出来的粪尿就倒进去沤肥。

等肥沤好了,由清洁队给送到田庄去上地。

有了水,有了肥,旱田的产量自然也会提升,而且只要肥跟的上,田土有力,产量还能逐步提高。

陈麟自己不懂什么育种,培育良种靠自己是不成了,但是他叫管事在庄里宣布,谁要是能培育良种,提高了产量,必有重赏,鼓励农民自己设法育种。

陈麟目前的办法是稻套麦的办法,就是种一季稻子,收了以后再种一季麦子,麦子成熟期大约是九十天,稻子成熟大约是一百一十天,这样一块地,一年能收两次粮。

这样一边做着生意,一边忙着农活,程麟莫名其妙的发展出来一项新的产业——卖粪肥。

长安城外以及关中平原附近的田地,足有百万亩之多,像陈麟这样的万亩田庄,根本不算大的,周围达官显贵的田庄比他大的多了去了。

而且程麟的地也不算好地,土地低平的少,高坡多,跟附近别人家的地相比,根本就是小弟弟。

但是自从程麟树立大水车,把旱田改做水田以来,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毕竟最差的水田也比旱田产量高这谁都知道。

就算官宦们不懂得农事,可是各家田庄的管事是明白的,从此经常有人到田庄附近查看。

尤其是陈麟把下田种上草,放羊养牛,更是让别人捉摸不透,周围的很多田庄都在看他的动作,偷偷的琢磨。

等到陈麟在旱田蓄肥,周围的田庄感觉明白了不少事,薄田蓄肥,自然会逐渐变成肥田,这道理哪里还用说。

虽然道理都明白,但是这些田庄大部分是把田分成小块,佃给农户种植的,农户自然也知道要上肥,可是一家一户能弄多少肥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