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八十章 火线观察员(4 / 5)

度169,航向为正南负13度,浮空87。”

“报告,敌舰观察速度181,浮空90,距离20,与本舰航迹夹角为196度,2点钟方向。”

双方距离20公里时,观察参谋再一次报数。

文卡塔帕号巡航舰很明显也跟随转向了,舰头指向浣熊号。

看来它根本就不管刺熊号,只盯着浣熊号来了。

还有30秒。

还有10秒。

还有5秒。

指挥舱里不断变化的测距数字从17.1变成17.0的时候,“轰轰轰”一串沉闷的巨响,浣熊号的舰体猛地一震,舰上九座203毫米口径炮塔中的七座,一共17根炮管,以同轴齐射的方式,一起向着17公里以外的敌舰轰过去。

是的,同轴齐射的战术标准,已经在第十三舰队里正式实施,全部的炮塔统一由浣熊号的一号主炮指挥官马东蕾上校指挥。同轴齐射的实施和运用,也是陈德浩少将的底气之一,所有人都知道,马东蕾上校是整个十三舰队里最优秀的203毫米舰炮射手。

心细的读者可能会问,不是说15公里才是最大射程吗?怎么17公里就射了?

这就是大舰作战与小舰作战的区别了。

小舰作战的时候,大家射程不远,靠的都很近,一炮打出去眨眼就到了。

但是,现在是两方巡航舰在作战啊,双方的距离可是有十几公里呢。

203毫米口径的舰炮,炮弹的初速是830米/秒。也就是说,这边一开炮,炮弹飞到15公里外的距离,也需要在空中大约飞行18秒左右啊。

而这时,双方之间的相对速度大约350公里/小时,也就是每秒相互接近100米左右,等你的炮弹花了18秒的时间飞过去的时候,两舰之间的距离又靠近了1.8公里,正好差不多是15公里!

好了,我们都是来看小说的,不是算算术的。

反正作者说17公里开第一炮,你们就先信着吧。

反正我是信了。

当然,还有一些非常有智慧的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会突然脑洞大开:

咦?18秒以后敌人的炮弹才打过来?那我们的军舰是否能躲炮弹呢?

BINGO!

说对了!

在这个浮空战舰能够跑到接近200公里时速的奇葩世界里,大型战舰的指挥舱里还有一个专门的岗位,叫做火线观察员。火线观察员的岗位职责,就是凭借自己的经验,观察敌人炮口射出的火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