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十五章 峡谷空战(3 / 4)

在这个手动步枪的时代,双方的枪械和弹药条件基本都是一样的。

这个时代的手动步枪,理论射程是750米,也就是说,在无风的静止条件下,子弹射向750米外的目标的话,子弹会落在准星瞄准的实际位置下方5厘米。而如果距离达到1000米的话,打中人体可以造成杀伤,但对飞鹰就基本只能打痛,无法击穿飞鹰厚厚的脂肪层,而且1000米外射击,即使在无风静止状态下,也会向下漂移15厘米。

骑着飞鹰在空中持枪射击,一定会存在很大的风速,而且飞鹰本身的颠簸也是相当剧烈的,虽然飞鹰看起来目标相当巨大,但是想要在飞行中,射中正在飞行的飞鹰,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所以,在这个世界里,空战的基本作战常识是所谓的51原则。

即以500米为射击极限,500米距离的射击命中率大概可以达到10%,如果双方接近到100米内,则命中率几乎是100%。但如果在600米甚至更远的距离上射击的话,对于普通训练期在2年以内的骑兵来说,命中率几乎是零。

由于手动步枪打完一发子弹后,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拉枪栓换子弹,两名骑兵骑着飞鹰相对飞行,面对面冲锋的话,选择在哪个距离开枪,基本就是像在赌博一样,赌注就是自己的生命!

秦军小队和德军小队均排成一字长蛇阵,迅速接近后又非常默契地一起逆时针转向,保持着大约1000米的距离相互绕着圈子。这时只见高理的飞鹰急速扑闪了几下翅膀,突然向上脱离了阵型,迅速升高50米后,一个斜下插的侧身飞行动作,快速接近了对方队列尾部的那名德军女兵,当距离迅速缩短到800米左右的时候,高理开枪了。

毫无预兆地,这名女兵的整个头瞬间被打飞不见了,双手还在端枪瞄准的无头尸体向旁边倒挂下去,屁股上安全带还拖着飞鹰的脖子,拉得这只飞鹰歪着脖子打着旋开始高速下坠。

高理拉枪栓换子弹的速度快得几乎出现了残影,只用了2秒就第二次抬手举枪。

这时位于队列倒数第二和第三的两名德军女兵吓坏了,忙不迭地从700米外抢先向高理开枪射击。

“呯呯”两声枪响,只听了个响,却连子弹的影子也没看到。

呼呼的风声从高理耳边吹过,他乘坐的飞鹰因为正处于倾斜下滑的姿态,速度正在不断加快。透过飞行眼镜的玻璃,敌军纵列里原来的那个倒数第二,现在算是倒数第一的那名德军女兵的身影,稳稳地定在高理手中步枪的准星上。

迅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