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五十五章:《周礼》之对,寇凖心折(2 / 6)

有了骆永胜来作陪,总算是能畅快一回。

不单单是身份,更重要的还是见识问题。

见识相差太多的两个人,那就很难坐在一起喝酒,即使兼容着相处也很难喝痛快。

寇凖家中没有家丁用人,骆永胜便亲自张罗着备酒备菜,那热络劲倒是一点不像个来做客的客人,反而像是东家一般,让寇凖看得啼笑皆非。

“楚王,你这般可真是一点也不拘于俗礼啊。”

“孤若不是楚王,太师就该骂孤不懂礼数,举止轻佻放肆了吧。”

寇凖先是一愣,蓦然放声大笑:“哈哈哈哈,楚王可真是个妙人。”

同样的行为不同的身份人来做,得到的评价却不一样,这可真是太妙了。

“咱们中国人讲规矩、重礼数,这个礼不还是尊上的那个礼。”

说着举杯与寇凖相碰,仰头一饮而尽。

寇凖先是怔神,而后摇头失笑随后饮尽:“楚王倒是看得通透,可寇某却有不同看法。”

“直说无妨,孤恕你无罪。”

“一个恕字,说明寇某已经有罪了。”

“额、哈哈哈哈。”骆永胜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放声大笑起来,举杯:“孤自罚一杯,太师请说。”

“楚王说咱们中国的礼说到根处还是尊上的那个礼,是不是太功利了一些,周公定礼有了规矩、人伦,讲长幼有序,但也不只是约束后代晚辈,长者同样要有规矩,做事一样要恪守自己的身份不能逾矩。”

“太师也喜看《周礼》?”

“惊为天书。”

“那咱今日就聊聊。”

骆永胜来了兴致:“《周礼》的核心孤觉得就是大同、小康,比如其中的养民六法。

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福。

这养民六法被无数先贤都做过批注,孔子、刘安,郑注、郑玄这些大儒或做批注或作序言,各自都有不同看法,太师您也是当世大才,孤想听听你的意见。”

寇凖没急着开口,和骆永胜碰杯饮酒后好生思忖了一阵。

“这慈幼,寇某觉得应该和尊老爱幼中的爱幼意思相仿,要疼呵爱护幼儿稚童,教他们知识礼数,让他们茁壮健康的成长。”

“韩非子和商君却觉得应对孩童一视同仁,以严法为管教,使其不敢轻率狂妄,酿下大错惨遭戮杀,此亦为慈悲,然否?”

“孩提贪乐为天性使然,自幼便严法苛绝其行为,属于灭人性之荼毒,岂可言慈悲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