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二十一章:大楚内政(四)(2 / 3)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吃惯了福食人就变得懒惰、颓废了许多,哪里还愿意自食其力。

在这群官吏的心中,种地?

那是正经人干的事吗!

“正经人谁种地啊,你种地吗?”

“我不种。”

“都混到种地了,还能叫正经人吗。”

“下贱。”

在传统官吏的心中,种地的老百姓都是草芥之命,可不就是下贱。

而如今风水轮流转,他们亦是沦落到了这般田地,也算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啊。

不过人数上百、形形色色。何况上万人呢。

这上万人中也不全是怨天尤人的主,有很大一部分看出了苗头不对,开始购买起《楚典》来攻读,等着重阳的科举。

哦,现在改名叫大楚国考了。

这群人现在就等着参加国考重新录官。

虽然被暂时性的剔除公衙,但骆永胜也没有一棒子打死,使这群降官终身不得考取,若是愿意接受新学说,改变自己来适应大楚新政的,骆永胜当然是敞开怀抱欢迎。

至于那群固执己见又觉得自己牛气哄哄的顽固派,骆永胜才懒得正眼瞧他们。

有本事就学骆永胜造反,自己推翻大楚当新王,到时候想定什么规矩就定什么规矩。

官员们很燥,民间的百姓一样燥。

而这个时候,一件事的出现让骆永胜始料未及,那就是国债的发行收效竟然极其低迷。

“买者不多?”

骆永胜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

“可是百姓嫌一成的利不多?”

“这还真不是。”

分管银行工作的江西布政使褚季将原委道了出来,直把骆永胜听的傻眼。

事情还得说回国债发行那天。

“啥子是国债?”

有百姓站在银行门口来回踱步,见到熟人便走上去问出心中的顾虑。

“银行里面的人说要存十年呢,每年给一成的息,准吗。”

“那又啥不准的,人家不都说了吗,这叫国债,买了之后,就相当于是朝廷欠咱们的钱,十年后连本带利翻一番的还咱们。”

“朝廷欠咱们的钱,能还吗?”

“你一看就不是咱们南昌本地人吧。”

身旁有人开了口,宽慰道:“有楚王在,别说借十年,就是借二十年俺们都信的过。”

这句话得到了周围很多人的附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