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百零六章:豪族社会的终焉(中)(2 / 3)

逻辑自会引导皇帝之野心,便是开疆辟土的渴盼。

《汉本纪》和《史记》均有记载,‘武帝之末,海内虚耗,户口减半’足说明一场伐匈奴之战,已将整个大汉朝彻底掏空,无数百姓非死于兵戈,而是死于朝廷筹措军费无度,生生化为饿殍而死。

大量的流民托庇于地主豪强、世家门阀,自此,原本仅有钱有粮、有权有势的地主豪强、世家门阀在此时借此机会又拥有了大量可供支配之人力,豪族为之诞生,中国进入豪族社会阶段。

地方豪族崛起,中央却已经空虚,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却采纳了张汤的进言,收归货币铸造权、推行盐铁专卖。

看似强化了集权秩序,实际上反而严重压制了社会活力,使民间本就以无力为生的百姓小民经济彻底崩溃,中央无能为力,再走错路,默许地方豪族引导百姓施行实物交易。

此记载于《史记·张汤传》。

大汉的本质是大陆普遍帝国,因此,朝廷的强弱与帝国的强弱是两回事,朝廷的强弱在乎于对内,而帝国的强弱在乎于对外。

毫无疑问,征服草原的成就代表着大汉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但不代表大汉朝廷是一个强大的朝廷或者说中央政权。

汉武帝错误的把大汉帝国的强大当成了大汉中央政府的强大,盲目的使用甚至是滥用中央铸币权,多次改铸货币、发行皮币,致使天下币种乱七八糟,经济崩溃,百姓越难则豪族越强。

等到武帝末年,以发现地方豪族尾大不掉,而中央反而越加衰落,以无力制衡地方,更无力继续推动和行使制度性专权,故而醒悟,乃书《轮台罪己诏》。

此时已是事晚,武帝之后,豪族愈发势大,中央朝廷税基流失严重,西汉自此走入困境无法自拔,如此事看,王莽受禅登基恰是彼时大汉中央众望所归。

但王莽之错,错在其登基为帝太过容易,致使王莽也出现了如汉武帝一样的错觉。

能够做皇帝,不是因为他战胜了强大的大汉帝国,他仅仅只是战胜了一个无比虚弱的大汉中央政府。

所以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低估了早就已经无比强大的地方豪族。

当王莽举起周礼大旗的那一刻开始,不甘坐以待毙的豪族们奋起反抗,自诩强大的莽新王朝遽尔间灭亡。

但出身南阳的刘秀,本就是豪族一员,其势力膨胀之迅猛,亦是因其得到无数豪族之并入,故而夺取天下后,并没有定都长安,而是选择了洛阳这个离关东豪族相近之城。

这是附和当时的社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