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1.37 鱼目混珠(2 / 3)

刘备的日常 熏香如风 2053 字 2021-06-20

目相对。宛如利箭穿心,又猛然蜷缩在地。

“少令所言不虚。”刘备终是相信。

“若非身逢……亦不敢信……”董太皇似耗尽气力,横卧榻上,徒剩喘息。

“太皇意欲何为。”刘备问道。

闻此问,董太皇宛如回光返照,竟挣扎坐起:“先帝《起居遗诏》在此,‘贵子’亦在此。王上可愿助一臂之力,废长立幼,三兴汉室。”

“敢不从命。”刘备再拜起身:“然臣有一肺腑之言,不吐不快。”

“王上且说来。”董太皇犹受强心一针,心病已愈半。

“太皇扪心自问,所为何来,又有何求?”刘备目光,清洌无波,慧深如海。

“自然是……天下权柄!”董太皇嘶声强辩。

“臣,斗胆。”刘备起身近前,隔帘耳语道:“窃以为,天下权柄,早已在握。”

“王上,何出此言?”董太皇犹未醒悟。

刘备遂将一物,送入太皇手心。

待辨出此物,董太皇浑身巨颤。电光石火间,已幡然醒悟:“王上之意……已尽知。”

“臣,告退。”刘备趋步退后,跪拜自去。

从始至终,童子申,云山雾罩,五体投地。不知所以。蓟王退步刹那,腰间玉色一闪。

似是一卷捆扎玉简。

伏于头顶暗阁内的黄门死士,运足目力,亦未能辨认。不敢耽搁,遂将消需传回洛阳。船上黄门细作,本是先帝为监何后所设(注①)。先帝崩后,为何后所用,暗监船上一干人等。

蓟王与董太皇相见内情,翌日已送入西宫长秋殿。

“究竟是何物,能令董妪起死回生。”细看密报,何后眉头紧蹙。

“传闻乃是一札玉简。”赵忠言道:“细作亦未能看清。”

“莫非,便是《起居遗诏》。”何后言道。

“非也。”赵忠摇头:“自前汉武帝时起,《禁中起居注》,皆竹书记录。历代帝王,相沿成习。本朝亦不例外。且日有所记,耗简极多,断不会是玉质。”

“莫非,先帝另有诏书,暗授蓟王。”何后眸中厉色,一闪而逝。不恨蓟王,只恨先帝。费尽心机,便是要扶立次子登基!

“许,便是如此。”赵忠面露凄苦:“本朝诏书,多出帛书。传闻,唯光武洛阳登基时,方用玉简昭告天下。此书,本名‘玉尺’。相传,乃伏羲氏授予大禹。‘长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时之数,使量度天地。禹即执持此简,以平定水土’。非开朝、封禅等大典,不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