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1.93 再筑新城(2 / 3)

刘备的日常 熏香如风 2171 字 2021-06-20

野林边缘开辟出来,用于造楼。这片远离楼桑,隔开水田和野林的一圈飞地,以前肯定不合适。因为距离楼桑太远。通行不便。如今往来有舫车,交通自然不是问题。只是无法与楼桑连在一起,地下管网等市政设置要一路延伸过去,仍多有不便。刘备并不看好。

往西不行,往北不远便出了临乡地界,自然也不行。往南、往东皆是美田,邑民必定不忍毁坏。

如之奈何。

绞尽脑汁,挖空心思要把楼桑提升到一万户的乐隐,苦乐自知。

少君侯此时,全部的心思都在临乡大建。

南部白泽。

临乡城遗址。

前汉修筑的临乡城,毁于洪水。垣墙浸泡水中,多已残破不全。然而四面墙体犹在,且未有坍塌。究其原因,便是墙体。

城墙乃是版筑夯土墙。以砾石为基,木板作模,模板内壁以白垩涂厚,再用粘土、细沙,夹以红柳枝条,层层夯筑而成。十分坚固。至于为何能防水。苏伯也找到了答案。

四面墙体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垣墙的表面,都有一层厚重的“包浆”。

类似刘备家许多老旧的青铜器。古铜长期存放,铜表面会生成一层极稳定的保护薄膜,年代越久则锈层加厚颜色也变深,俗称“黑漆古”。

由于水害侵蚀,都是一个由表及里的缓慢过程。于是在潮湿气候与风侵雨蚀共同作用下,墙体长出的苔藓、杂草腐烂与白垩熟化后,混合成灰浆。在空气中硬化,墙面遂被逐步“包浆”,不知不觉间,便穿上了一层浑然天成的防水盔甲。待墙体自然形成一种特殊的水稳机制后,便得以在白泽中保存下来。依着苏伯说,夯土墙体的包浆,乃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所谓‘老墙不倒’。时下几乎所有墙体,或多或少都会出现。

此乃天然防水。

原来如此。

封死城门。沿城墙搭设翻墙木架,再起龙骨翻车。青壮日夜轮作,将城内积水,源源不断的抽出城外。

城外白泽,亦撒满健妇。

春分刚过,便有乡民备耕、通渠,开始新一年的稻作。谷雨之后,百里水田遍布农人。各家各户都要赶在芒种前整理好水田,以备育秧。听闻少君侯要建临乡城,趁着稻作前的空闲,督亢、楼桑、郦城的健妇,这便乘车轮舟抵达护坡。加固坡堤,修筑陂渠,圩田造地。

城内城外,一片繁忙。

待城内积水抽干。这便围绕城门筑拦水坝堤,又在坝后,垫出一片空地,用于堆积建材。重新掘通城门,百石车轮舟可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