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十五章 理想(2 / 3)

这个意义秦风就没有明说,因为他明白,有些东西说出来是没用的,必须要在战场或是实践中切身体会。

现在的秦风,就是在汉军心里播下了一颗团结的种子,在往后的训练和战斗中,这个种子就会生根发芽,随后牢牢的将所有汉军联结成一个整体。那时的汉军,才能称得上是一支有理想、有抱负的部队,一支无坚不摧的部队。

接着就是对汉军进行编制。

正如之前所说的,原本汉军指挥使及以上的军官绝大多数是由回鹘人担任,汉军反正时,原本就深受这些军官奴役的汉军自然不会放过他们,据说有几个回鹘军官还是被汉军硬生生的给咬死了,由此可知汉军对他们的痛恨之心。

这么一来就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汉军得重新任免将领,否则整支部队都无法组织了。

原本秦风还想用现代军队的三三制来编制汉军,但转念一想……现代的**战争与冷兵器战争那完全是两回事,三三制或许会适合**战争,却不一定适合冷兵器作战。

想到这里,秦风就把这事放手让赵时行去做了。秦风相信在这方面赵时行是专家,而且他还对汉军人员及能力相当熟悉,任免将领的事自然比自己这个外行要强多了。

由此秦风也了解到了这时期的部队的编制大多是以厢、军、指挥、都的序列。

简单的说,就是一支部队设统军使一人副统军使两人;部队下分左、右两厢,指挥官分别为左、右厢都指挥使,分别设副使两人;每厢分三军,各设军都指挥使一人副使两人;每军分五指挥,各设指挥使一人副使两人;每指挥再设二至三都,各设都头、副都头……再往下还有十将、将等。

(注:五代十国时因为国家多而每个国家的编制都不尽相同,所以编制和称呼十分杂乱,人数也不一定,比如还有校尉、都尉之类。本书使用的这种编制是五代十国中后期逐渐统一后的编制,往后也以此编制为准。)

正如之前所言,指挥使统兵五百,这么往上一乘就很容易得出一支部队有一万五千人,汉军不过七千余人,于是也就只设一厢。

与现代战争不同的是,现代是以连也就是一百人左右为基本作战单位,而这时却是以指挥也就是五百人为基本作战单位。

秦风想,这应该是由冷兵器作战火力不足决定的……如果是以一百人为作战单位的话,那都没几把刀几把枪了,根本就不足以对敌人防线构成威胁。

从这一点来说秦风放手让赵时行进行编制的做法也是十分正确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