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百五十三章 “长沙失守”(1 / 6)

薛岳并不知道,曰本在1944年初猛然扩编和新增了三十二个师团。这个数量,相当于曰本1943年兵力总数的一半。他们当然有能力在进行豫中会战的同时,增派兵力到中国,进行长衡会战。

又过了几天,杨森集团军第二十军军长杨汉域来长沙向薛岳报告:“本军在临湘敌后打游击的一个营,近几天接连向军部报告,曰军已在临湘、岳阳一带大量集结兵力,准备进攻长沙。情况异常严重!”

薛岳付之一笑,认为是下级军官被曰军迷惑,大惊小怪。他傲慢地说:“经历了第三次长沙会战,曰军还敢向我战区进攻吗?何况豫中大战仍在进行,曰军必然在长江岸边虚张声势,向南佯动,以牵制南岸部队。”

第二天,机要秘书送来渝城军委会十万火急军情通报:现已证实,有大量曰军集结在湖南北部和湖北东部的南通和崇阳一线,目前正向南移动占领前进阵地,准备大举进攻长沙。薛岳看了,大吃一惊。

当夜,第九战区长官部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御敌方案。会上争论激烈。以战区代理参谋长赵子立为首的人认为:曰军进攻豫中平原所动用的兵力,规模空前,从目前得到的情报看,曰军进攻长沙的兵力也是规模空前,又加上曰军有三次长沙会战吃败仗的教训,必然采用新的方法来攻。因此,必须制定新的作战方案。以薛岳为首的人坚持认为,曰军可能用较大兵团来攻,但决不是所谓规模空前,大得可怕。同时,这山这水这地,仍是以前的模样,曰军在这样的环境中作战,纵有千变万化,也逃不脱“天炉战法”的天罗地网。

最后,当然是薛岳的意见占了主导,仍按老办法布置兵力迎击曰军。薛岳只接受了别人的一个教训,就是不久前蒋鼎文的长官部被曰军打掉,使第一战区陷入大混乱。为防万一,他决定将战区长官部转移到长沙以南约二百公里的耒阳。

薛岳部署完毕,就带着长官部人员去了耒阳,同时将第九战区的兵力部署和作战计划上报军委会。

薛岳刚到耒阳,就收到何应钦和白崇禧的电报。电文说,第九战区对敌情的判断不合实际,过分乐观,兵力部署存在问题,必须迅速变更。

薛岳没有理睬上面的命令。但是,白崇禧发了电报,还不放心,又给薛岳打电话:“根据掌握的情报,曰军在湘北集结的兵力,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其战力绝非到长沙就达极限,就是到了衡阳也未必达到极限。我和何应钦总长的意见是,放弃长沙,固守衡山,在渌水以南与敌决战。”

薛岳大声说道:“长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