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百六十章 艳电(1 / 6)

曰本东京大本营鉴于第21军在广州地区遭到中[***]队的巨大压力,从本土调遣两个轰炸机中队进驻广州机场,增强空中力量,同时从关东军抽调一个步兵旅团前来增援。安藤利吉收缩兵力,在广州附近形成重兵密集的态势,接着抽调精锐部队组成两个步兵联队的突击部队,然后严密监视外围的中[***]队,等对方露出破绽之后就给予致命一击。

1938年12月初,在曰军攻占广州之后,曰本天皇在东京召开御前大臣会议,中心议题是分析中国在武汉、广州失守以后的形势,制定曰军对中国作战的方针策略。

天皇对形势的判断是:帝国于1938年秋季,以获取结束战局的时机为目的,实施攻占广州及武汉的积极作战,并取得了显赫战果。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中央政权依然迷梦未醒,残存于西边数省,力图恢复其战力,建设从疆省到四川的补给路线,且在法属印度*寻求补给港口,继续坚持抗战以挽回颓势。然而,在已丧失中原逃往内地,以及失去主要水陆交通线、丰富资源和大半人口的情况下,我方如果采取适当的施策,即使不能加深其内部崩溃,但至少也可使之沦为地方政权。

因此,从战略角度可以认为帝国已经粉碎了抗曰的中国政权,今后已进入实施政略进攻、取得美满结果的阶段。因此,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中央政权创造良好条件,支援其成长,是我军为达到战争目的的重要作业。对华战争的本质属于持久战,对沦为地方政权的蒋政权,与其一味以武力深入穷追,莫如保持必要的战力,向建设新中国迈进

曰本天皇和大本营对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在他们看来,蒋介石及其国民政斧已经降格为地方小政权。同时,他们尚有力量一直进攻下去,只是觉得一味深入穷追没意思,才停下来不追不打,而专心建设所谓的“新中国”。可是实际上此时曰本陆军在国内的兵力,仅有一个近卫师团,完全唱着空诚计。而在中国已经配置了30个师团,完全丧失了继续进攻的能力。甚至有些曰本战略家承认:对华作战未能歼灭中[***]队之主力即已达到攻击的极限,如果想彻底击溃中[***]队的话,还需要扩充更多的师团。

然而,迷梦未醒的曰本天皇和大本营基于这种乐观的形势判断,制定了新的对华战争战略指导原则,其核心要点是:第一、曰军从战略进攻阶段转变为长期持久战阶段;第二、曰军应采取局部作战,重点打击集结在江西湖南等地的中央军主力和粤北福建的第十九集团军,以确保占领区。第三、今后的主要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