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九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内(2 / 4)

明末行 千斤顶 3052 字 2021-06-18

上,两鬓和胡须依然乌黑,双眼炯炯有光,给人一种精明强于的印象。

崇祯坐在一张软榻上,望着杨嗣昌用低而沉重的声调说道:“自朕登极以来,鞑子依然四次叩边,崇祯九年秋,虏骑人犯,昌平失守,震惊陵寝。凡为臣子,都应卧薪尝胆,誓复国仇。可是刚过两年,虏骑又长驱而入,蹂躏京畿。似此内乱未息,外患曰急,如何是好?”

杨嗣昌听崇祯这么一说,赶紧跪下回答:“臣蒙皇上厚爱,点入内阁,且身为兵部尚书,却不能克期荡平流贼,外征逆虏,实在罪该万死。但依臣浅见,目前局面,惟有对虏议和,方可专力剿贼。”

“哦,可是也有人建议调集先行调集关宁铁骑和洪承畴、孙传庭来京先驱除鞑子而后再对付李自成等流寇,爱卿意下如何啊。”

杨嗣昌一听大惊,立刻跪在地上老泪纵横道:“皇上万万不可不可,此举乃是陷我大明与绝境啊!”

崇祯眼神不禁一凝,“爱卿的意思是”

“皇上!”杨嗣昌朝崇祯拱手道:“鞑子随然为祸甚烈,但远不及流寇之凶险,鞑子入关只是要抢我财帛人口,对我大明疆土并无野心,但那些流寇要的却是我大明江山啊!因此臣以为,攘外必先安内才是最好的选择。”

崇祯沉吟了半响,这才缓缓说道:“但如今鞑子依然兵临城下,且京城中已有流言,看来议和之事只好慢点儿进行,否则那些清流又要鼓臊了。唉朕也很为难啊,爱卿先平身吧!”

说完,崇祯一抬手,示意让杨嗣昌站起来坐下,然后接着道:“据洪承畴、孙传庭两部所奏,李自成所纠合之各股流贼,有的击溃,有的歼灭,有的投降,所余无几。目前两部大军正猛追不放,四面堵截,务期一鼓荡平闯贼。闯贼欲往河南,入湖广,奔四川,均不可能,不得不从商洛山中向北逃窜。洪承畴已在潼关南边布置重兵,设伏以待,想不曰即有捷报到京。”

杨嗣昌笑道:“恭喜皇上,此乃拖皇上鸿福所致,只要剿灭了闯贼,皇上的江山就稳固了。”

崇祯苍白的脸上浮现了一丝红晕,欣慰道:“如陕西方面能将闯逆一鼓荡平,即着洪承畴、孙传庭率领大军星夜来京勤王,再会同卢象升一举荡平鞑子,而后天下可太平也。”

说到这里,崇祯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洪承畴和孙传庭将李自成和刘宗敏斩首后将他们的首级送来京城的景象,届时自己坐在午门上,太子侍立一旁,各亲王和文武百官侍立午门下,在军乐声中接受洪承畴和孙传庭献的俘虏,同时派勋臣或亲王代他去祭告大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