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百五十七章 再见钟老爷(2 / 4)

草清 草上匪 3345 字 2021-06-18

专捡朝廷的不是说呢?”

那张先生恨铁不成钢地道:“既然有不是,身为读书人,那就得说!这里是韶州府,是龙兴之地,此般情事当然少,可其他地方,虽说不上民不聊生,却也是处处污弊,再这样下去,这圣道元年可就要成英华末年了!”

另一个声音响起,满是恼怒:“我说快嘴张,康熙年月你倒是乖巧得很,到这圣道年月,你倒成了忧国忧民的义士了?”

一个只有一条胳膊的汉子走了过来,斜背着一个大皮包,身姿挺拔,每一步都像是丈量土地似的格外整齐,那杨局董和农人们都起身打着招呼:“刘驿正!”

乡里驿正是正八品官,比乡学里的从九品教书先生高了三级,张先生也不得不站了起来虚虚一拜,嘴里却道:“本朝既开言路,就要容得我们读书人说话。”

刘驿正哼声道:“咱们这一国的情形,从你嘴里说出来,竟是比康熙年月都不如,说话也得摸着良心说吧!”

张先生滞了一下,挥起报纸道:“这上面的事情,总不是假的吧!?”

刘驿正和杨局董等人都没话了,当然不该是假的,否则门下省的新闻司早去找这些报馆的麻烦了。

张先生有了底气,接着道:“在某看来,这圣道年月,还真是比康熙年月难过!别的不说,康熙年月,每亩地钱粮不过四五分,现在呢?地银就是四分,种稻谷三分,要改鱼塘、菜田、蔗田和茶田,要纳到五六分甚至一钱!这是横征暴敛!别说康熙年月,崇祯年月都没这么苛酷过!”

杨局董嗤笑道:“你这读书人,不经农事,胡乱掰乎!不管崇祯还是康熙年月,每亩地四五分的钱粮,不过是朝廷的税,加上县里的杂派,怎么也得到一钱以上了。现在收的钱粮,是什么都算在一起才这些钱!地银分九等,地差的少交,种啥东西也分九等,种便宜物也少交,论的就是公平。”

有农人帮腔道:“张先生,你是前朝秀才,靠功名能免役钱,少交钱粮,现在得跟咱们一起交了,就瞧着这事不舒坦是吧。”

张先生梗着脖子道:“本朝士绅官商一体纳税,此乃千古善政!张某绝无诋逆之心!张某只是为尔等小民抱不平,怎么还来这般污损之语!朝廷征钱粮如此下力,税网眼密,就无多少民人喘息之地,官老爷若是手一滑,那就是千家哭号之祸!”

刘驿正道:“杨局董刚才也说了,这地银和物银分得这么细,是为一碗水端平,公平能到人心,朝廷和官府自然要下大力气,可没人怎么下力气呢?那就得多养人,这也是无奈之举。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