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130章 高超技艺(3 / 4)

随身种田 壮乡小仨 3110 字 2021-06-18

给我编一个笔筒,可以吗?”

郭海兰想到自己的办公桌上的陶瓷笔筒被碰掉之后,还没有来得及买新的,倒不如现在让刘家宏编织一个笔筒,拿回去摆上也很不错的。

“笔筒呀?”刘家宏一听,连忙笑着说道:“这个没有问题,你就等着吧!”

一开始刘家宏还担心郭海兰提出一些让自己有些为难的款式,不过笔筒的话,也算是刘家宏很熟悉的一种竹器。以前,他就曾经给刘睿几兄妹编织过形态各异的竹筒,根本就不用重新设计,他手底下就忙活起来了。

从地上捡拾起几根细细的竹篾,和一小块竹板,相互比划了一下长度,刘家宏略微一思考,就开始动手。

刘家宏先是用蔑刀把竹板略微修一修,变成一块近似圆形的板子,这就是笔筒底座的主体。接着刘家宏用竹篾细细地编织,巧妙地把整块竹板都包在竹篾里面,看不见一丝破绽。顺着笔筒的底座,刘睿开始加入各种长度、竹皮颜色不同的竹条,飞快地编织了起来。

不过,和刚才编织竹篮的轻松惬意不同,刘家宏在编织的过程中,不时地打量笔筒,眉头紧皱,嘴里还在嘀咕着什么?郭海兰看到刘家宏的创作似乎陷入了僵局,她更加不敢出声打扰,只能是静静地看着。

刘家宏编了一会,又开始返工,换上另外一些不一样的竹片,整个工序就变得更加爱复杂和繁琐了。郭海兰能够看得出来,若是刘家宏中规中矩地编织,一个笔筒似乎不需要太多的时间,不过这一次,刘家宏似乎在追求完美!

过了大半个小时,一个直径十厘米,高约20厘米的笔筒终于是新鲜出炉了。

刘家宏拿着笔筒审视了一番,又拿起小刀修剪了一些不整齐的地方,最后用纱布细细地摩擦,把上面的毛边都摩擦掉。

再三看了几次,刘家宏吹了一口气,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

“嗯,给你!看看满意不满意?”伸手把笔筒递给郭海兰,刘家宏眼神里有一种叫做骄傲情绪一闪而过。

“谢谢刘叔!”郭海兰能够感觉到刘家宏真是很用心在编织这个笔筒,连忙站起来双手接过。

入手的笔筒温润光滑,并没有扎手的毛边,让郭海兰的第一印象非常好。每一根竹条大小都接近,让笔筒的构成并不是那种粗制滥造的感觉,细密的编织让笔筒的质感很好。郭海兰知道,哪怕在工艺品市场上,这样的高级货也不见得随随便便就能买得到。

不过,当郭海兰的眼光转移到笔筒的外壁是,她不禁瞳孔一缩,呼吸都有点急促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