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十一章 芦苇塘和空间全面发展(1 / 3)

林洪斌回到家。

酿酒厂正在忙碌的生产着。

他便去了芦苇塘,查看一下里面的情况。

先是到了鱼塘。

经过这些天的沉淀。

水已经不像一开始那么浑浊。

水深大概两米五。

里面有草鱼、鲤鱼、鲢鱼、青鱼等品种。

有些是芦苇塘原来就有的品种。

有些则是林洪斌在镇上陆续买来的。

“等过几年生活好了,这里开发钓鱼项目,肯定能火。”

林洪斌前世就喜欢钓鱼。

不过,这个年代,有这种条件的人,恐怕不多。

只能自己享受了。

到时候买根鱼缸,架起来个遮阳棚,多惬意。

看完了鱼塘。

再去看水田。

稻苗长势良好。

从镇上买来的水泵已经安装好。

由于没电,他买的是柴油泵。

多亏秦北光给弄来的柴油。

现在水位足够,水泵没有发动,用防雨布盖了起来。

这个设备,可谓得天独厚。

其他人就算想种水稻。

也没这个条件。

“再过两三个月,鱼塘和水田都能获得成熟。”

“到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产量。”

林洪斌憧憬着收获的那一天。

农场的建立,也要提上日程了。

毕竟,鱼塘和水田,都需要人照顾。

自己肯定忙不过来。

招人倒是不难。

包产到户之后,劳动效率大大提升。

每个人都给自己家干,干劲十足。

农活忙完了,自然就闲下来。

这个时候没什么打工的地方。

要是林洪斌招人,村民肯定乐意来。

还有些没分到土地的人,他们也需要挣钱吃饭。

城里农场,正好把他们吸引过来。

“到时候得去镇上,问问邱庭江社长,城里农场的事。”

这可是第一个私人农场。

需要争取政策上的支持。

想好了未来规划。

林洪斌进入空间。

1号空间,水稻成熟之后又接着播种。

为了区别于外面的水稻。

林洪斌起名叫灵米。

这米吃了,能极大的增强身体素质。

除了秦北光那里需要治疗胃病。

其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