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九章 置办年货 (六)(1 / 2)

(六)我妈做出了豆腐(下)

在那个年代,豆腐也称得上是个稀罕物件。每年家里分的黄豆都少得可怜,除了“镐头地”(自己在田间地头开荒的地,被人们称为“镐头地”。所有的投入、产出均归开荒者)种点儿以外,大都是用盐水泡好,炒了给我做零食吃,根本舍不得拿去磨豆浆、做豆腐的。只不过每次吃完炒黄豆,肚子都憋得鼓鼓的,那大屁放出来“噔噔”地响,臭气熏天。有时候,吃多了黄豆,渴得难受,半瓢凉水下去,痛快了很多。随后而来的就是鞭杆子稀,接二连三的地窜个不停。俗话说“好汉子架不住三泡稀”,何况我还不是好汉子,半天不到,人就打晃儿了,吓得我再也不敢多吃了。

“算起来,咱们家也老长时间没吃过豆腐了。今年黄豆分得多,镐头地又长了不少,豆子泡好后,咱们就开始做豆腐吧,给孩子解解馋。那豆渣还能和(huò)些棒子面,两样儿掺在一起贴饼子吃。这样一来,也算是让豆腐和一家人团聚了。”我妈感慨地说。

对于我妈的提议,父亲感到有些意外,但也没反对,笑着说,“你会点豆腐吗?”

“我和他二婶学过,点不好,试试看吧。做好就好吃,做不好凑活着吃。”

“我看还是让他二婶来帮着点吧。亲佬家就做豆腐,我想她应该会。这豆腐点不好的话,是苦的。”

“那也行。我去找他二婶,点出豆腐来给他们端一些去,也让他们尝尝。”

没有驴拉磨,只靠人工推。磨豆子的磨虽然不大,可推磨磨豆子绝对是个力气活。

石磨在爸爸的推动下,吱吱扭扭地缓缓转了起来。我妈用小铁勺儿舀着泡好的黄豆,倒进石磨的磨眼儿当中。几圈过后,那洁白的豆浆通过磨盘的出浆口,“哗哗”地流到下边的水筲里。

磨完后,我妈在水筲里加了些水,把豆浆稀释了一下,放在挂在十字形木架上的吊包里,过滤残渣。爸爸抓住吊包的两个角儿,轻轻地摇着,很快就把豆浆过滤到大瓦盆里。

那时的豆渣和现在的待遇截然不同,根本不舍得给猪吃。我妈仔细地从包里把它们捧出来,放在两个盆中,留着掺入棒子面贴饼子吃。

我家并没有做豆腐专用模具,反正是自家吃,也不需要什么美观,我妈索性把大瓦盆里的豆浆舀到家里盛水用的水筲里,就去找二婶了。

“大嫂,我帮你点豆腐没问题。可我不能要你家的豆腐,你这也怀孕了,还是留着给你补补身子吧。”二婶把调好的卤水倒在水筲里,轻轻地搅动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