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章 收音机回来了 (二)(1 / 2)

等我玩够了,回到家里才发现她们给我和奶奶留下了宝贵的礼物——收音机。

奶奶是个戏迷,喜欢听《卷席筒》《秦香莲》《三看御妹》《花为媒》《刘巧儿》等等曲目。尽管有时把戏里的人物弄混,还津津乐道地发出张冠李戴的评论和啧啧赞叹。老姑怕自己出嫁后,奶奶寂寞,就和老姑父商量,把收音机给奶奶带过来,让她在闲下来的时候听听戏。正因为如此,我才自幼就受她老人家的熏陶,至今还喜欢戏曲。

物资匮乏的七十年代,有收音机的人家少之又少。人们大多通过悬挂在村中电线杆上的大喇叭,街头巷尾的议论来获取知识,串在屋里的小喇叭并不是全天都有节目,我估计那是为了播送伟人语录和发布紧急消息才安装的。

因此,那能够出声唱戏的话匣子,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充满了神秘感。

后来小喇叭里有了简单的几个节目,每天早晨,我都早早醒来,趴在被窝里等着收听家里串线喇叭的声音。

可是,小喇叭的声音不大,又有杂音和嘈杂的电流声,于是我就请教叔叔,并按照叔叔说的,经常往屋外小喇叭的地线上泼尿,通过增加那里的酸碱性来增大音量。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作用,谁知后来尿液竟然把地线烧断了,那小喇叭从此便彻底失去了声音,最后竟然不知所踪了。

二小子家有一台中波段的台式收音机,是他在外工作的爸爸带回来的。每次放的声音都很大,在窗外就能听到声音。

每天下午六点前,我总是往他家跑,一到那个时间段就会传出“嗒嘀嗒、嗒嘀嗒、小喇叭开始广播啦”的声音,跟着会有“孙敬修爷爷讲故事、张志宽的快板书《截刑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拔萝卜”等等吸引我的节目。

开始他见到我去,总是关上门,不让我进去,我也只好蹲在他家院外的后窗户根下,屏住呼吸听故事。直到后来,我警告他,如果他不让我进去听故事,就再也不和他玩了。内向、玩伴少的他,才勉强同意我到他家去听收音机。

从那个时候,我就对收音机有了浓厚的兴趣,也一直想弄明白这么个小小的盒子,怎么能够唱歌说话呢!尽管回来后一直问爸爸,可是他根本不知道咋回事,就连一向被我奉若神明的二叔,也说不清楚。我只能把这个问题压在心底,自己苦思冥想。

看到我每天被故事迷得五迷三道的,二小子也得意。他以此便控制住了我,当我拿着零食出去的时候,他一改往日谄媚的笑着伸出手来,“给点儿吃,给点儿吃”那种可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