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十九章 平叛(1 / 4)

好像一股神秘的力量驱使着白莲教,并控制着它的逃亡方向,整个两广地区的白莲教可以说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勃。

两广白莲教力量的突然败退可以说给了紫禁城中的当权者极大的信心,当即掐灭了向列强求援的打算,而是投入了更多了力量到平叛中去。

至于两广的形势为何突然发生了变化,不用说,肯定是李宗文的手笔了。

其实在白莲教造反之初,宝芝林就能将其镇压下去,不过如此做的话只能是拜拜便宜了清廷。

李宗文硬是拖到了白莲教几乎占据了两个全境,山东与两湖的白莲教也势如破竹后才开始动手。

至于目的也很简单,推翻清廷靠他一个人的力量太难了,正好借着白莲教造反的时机,让天下人看到清廷的虚弱,只有这样才会让天底下的野心家们心中的小野火熊熊燃烧。

同样,两广地区的白莲教虽然说被李宗文击败了,可实际他没有伤筋动骨。

在广州城下击败白莲教广州分坛的精锐力量后,整个广州分坛的白莲教众数量大概还有五万左右,其中包括了一万不到的精锐,剩下的只是比较狂热的信徒。

至于气势时那数十万夸张的声势,早就随着一场大败烟消云散了,农民起义就是这样,刚开始时气势如虹,一旦碰到失败往往就成了鸟兽散。

而对于剩下的这五万人,李宗文并没有一举歼灭的打算,他可不是清朝的帮手,免费帮着镇压叛乱那是想都别想的,不帮着添乱清朝都得烧高香了。

对于李宗文来说,他巴不得天下越乱越好,天下越乱,清廷死的越快。

所以对于剩下的五万人白莲教教众,李宗文采取了驱而不打的策略,让宝芝林的民团在白莲教逃往湖南路上重兵布防。

这么做的目的是防止他们与湖南白莲教汇合后实力大增,逼迫这些白莲教只能往福建与山西逃亡。

而在白莲教逃亡的过程中,民团一直黏在白莲教身后,给与压力,迫使这些人一刻都不敢在两广停留。

而就在两广的白莲教基本被清出后,张树声的一封奏折飞进了紫禁城。

奏折中的内容大概是说,这次两广等地的白莲教之所以会如此强大,完全是士绅们在暗中支助,希望朝廷给他先斩后奏之权,对支助白莲教的士绅进行清洗。

得知真相的紫禁城权贵们勃然大怒,万万没想到白莲教造反的原因尽然是如此,立刻答应了两广总督张树声的要求。

同时紫禁城的权贵们为了尽快平叛,还加大了总督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