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一十二章 火烧利物浦(1 / 2)

1725年,8月12日,利物浦。

“轰!轰!轰!……”

在默西河上,十余艘齐国战舰排成一列纵队,抛锚停驻在河道中央,向河对岸码头上的炮台、仓库、船坞,以及岸边的贩奴船便开始倾泻无尽的炮弹。

虽然,布置在码头炮台里的十余门火炮,有固定的炮位,射击时较为稳定,射向弧度也较大,炮手们更是发挥出了坚毅不拔的作战勇气,但面对齐国远征舰队数百门火炮的轰击,显得是那么的力不从心。齐国舰队以其训练有素的海军官兵,借风向之助,克服了诸多不利条件。

齐国舰队抵达利物浦附近海域时,十几艘机帆战舰以极快的速度,迅速冲入河口,杀入港内,并大胆地在炮台前方下锚停驻,然后展开大规模的炮火急袭。

可能是妈祖保佑,从海上吹拂而来的轻风,把全部烟雾都刮向对方,使得齐国战舰更加得心应手地发起进攻。这可能是海战史上,少有的以舰载火炮压制占有绝对有利自然条件的岸基炮群。在一个多小的对抗后,齐国多艘战舰固然中弹无数,但炮台的反击的力度却愈发微弱。巨大的实心弹将炮台掩体轰击得七零八落,碎石飞溅,而不断爆炸的开花弹,在码头上升腾起滚滚大火和弥漫的浓烟,倒伏的尸体无不惨不忍睹。

岸上的英格兰人可能也意识到,在齐国绝对火力优势下,岸边部署太多武装力量以阻止齐国海军的登陆行动是不太现实的。他们炸毁了剩下的几门岸防火炮,放弃了码头,将所有人都撤往利物浦城。

利物浦这个城市最早起源于1207年8月,当时国王约翰下了一道诏令建立利物浦市镇,但直到16世纪中叶,利物浦还只是一个人口只有五百余人的小镇。英国内战期间,还经历了一场长达十八天的残酷围城战,居民死伤大半,小镇也遭到严重的破坏。直到1650年代英国内战后,利物浦的贸易和居民人数才开始缓慢增长。

到了1699年,利物浦成为一个堂区。而就在这年,利物浦商人的第一艘捕奴船前往非洲,开始从事罪恶的奴隶贸易。踏入十八世纪,利物浦同西印度群岛的贸易已经超过了同爱尔兰和欧洲各国之间的贸易,城市的人口也开始大幅增长。而这个城市也因为奴隶贸易迅速繁荣起来,截止到目前,利物浦控制了欧洲20%,英国60%的奴隶贸易,市镇人口规模也超过五万人。

齐国向英格兰王国宣战后,作为沿海港口的利物浦也曾担心会遭到齐国远征舰队的打击,为此还特意对整个城市做了一些必要防御准备,增添了几座岸防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