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63章 愁云惨淡(2 / 4)

初唐小闲人 子率以正 3860 字 5个月前

但他写不出来。

大家都姓李,这首诗谁来用都无所谓,想必李白知道了也不会见怪。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写完最后一句,李让头一偏,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沉思良久。

李让发现了问题所在,李白这首诗大气是大气,但总觉得不过瘾。

“不过瘾啊不过瘾。”

咆哮了一句,李让抬起袖子就要将这首诗擦去。

擦了一下,没擦掉。

再擦一下,还是没擦掉。

问题不大,大牢也不止一面墙。

李让将目光投向了另一面墙,忽然咧嘴一笑,大吼道:“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赴与疏狂。”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写完,吼完。

舒坦了。

由内而外的舒坦了!

李白的诗好,但朱敦儒这首更过瘾。

李让狂笑了一阵,手中的木炭掉落,整个人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不偏不倚,正好倒在那堆稻草上。

闭上眼睛,李让的意识逐渐消散。

......

......

这几日的莒国公府沸腾一片,无数的郎中大夫被莒国公府的下人态度强硬的请到了府中。

长安有名的郎中基本上都没能逃脱莒国公府的魔爪。

而这一切,仅仅只是因为一个青年陷入了昏迷。

李让:“不错,正是在下。”

李世民囚禁了李让,但李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每天都有人报到李世民面前。

所以李让昏迷的第一时间,李世民便让唐俭走了一趟大理寺监牢。

而现在,距离李让被唐俭从大理寺监牢带回莒国公府已经三日有余。

奇怪的是,李让这三日时间一直在沉睡,完全没有要醒过来的意思。

然后,就有了整个长安的名医联合会诊的这一幕。

首当其冲的人,自然就是华良这个璇玑城掌门人。

理论上来说,不管什么疑难杂症,有了华良这个医家掌门人出手,都该药到病除才对。

可李让的一个沉睡,就让满长安的名义束手无策起来,其中自然也包括华良。

不管他们施针也好,用药也好,就是唤不醒李让。

至于李让陷入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