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九百零三章 欺师灭祖的传统(2 / 3)

赤松子说出三个人名,或者说其中有一个是称号而非真名。

蒲且就是曾经帝鸿所说的五位“古之擅射者”之一,他的箭术能够上击青冥,在遥远的天空击穿飞鸟,后来战国时亦有一位蒲且子。

而帝司射,其实就是后羿的先祖,当然《帝王世纪》中说,夏朝的后羿学射于一个叫做“吉甫”的人,后羿出自于有穷氏,祖先在帝喾时担任过帝喾的射师,被赐予了象征“羿”名号的彤弓素箭。

也就是说,帝司射,就是前羿,他没有名字,后人以单独的羿字指代他,他曾经为为帝喾征战,解决了西戎部族的大规模叛乱,并且和吴回一起镇压了共工氏。

当然,帝司射是后羿先祖,也或许是夏后羿自己为自己脸上贴金而已……

毕竟按照当时的时代来看,自称箭术比较大羿,祖先又是帝喾的大将,这样自然就有资格名正言顺的掌握夏朝大权,毕竟“夏后子不贤”,自己只是“帮助”治理夏朝……

诸人谈论之后,一致认为,五……不,是六十年前,那是帝放勋执政的早期,当时天下很混乱,霸主肆虐,部族厮杀,大羿还没出山,帝司射应该已经和如今的大羿差不多年纪,老了。

蒲且子是炼气士,不应该有杀黄姖的理由,除非有人@他。

“弧父?!”

有人说出了惊人的名字,确实,按照时间推断,当时正值壮年的弧父是最可能的。

大羿的老师弧父,他生于楚之荆山,生不见父母,幼年时开弓射箭,没有他射不中的东西。

而且荆山之民习练弓箭,习惯用“桃弓棘矢”,弧父为使用这种弓箭的第一人,这也是大羿这一脉代代相传的习惯,逄蒙杀大羿正是用自己的桃木弓当棒子,一棒子打在了大羿后脑勺上给他整的脑出血死了。

而黄姖尸之所以附身在鸿超身上,或许因为鸿超用的就是楚地的荆棘箭矢,即使箭头成了铜铁,箭杆子的材料并没有产生改变。

汗漫先生送的肃慎之箭是有数量限制的,这种好箭矢是宝贝,鸿超一般不舍得动用,所以用的都是荆棘箭矢。

所以,巫谢开始和黄姖沟通,使用占梦的伯奇甲骨,写上了一些必要的关键词,然后一键搜索……

啊,网页打开了!

搜索栏果然多出了许多的关联答案!

“杀黄姖者,就是弧父!”

而黄姖本身,在听到弧父的名字时,猛然震颤起身体,不过三个名字都说出去,黄姖对于帝司射,居然也有一点反应,痛苦的嘶吼了两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